材料分析题

德国教育家克雷因(H. Klein)提出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班级的所有学生参与共同学习过程的课时, 这被称为“核心教学” (kemunterricht), 另一部分是差等生所用的课时, 这被称为“分组教学” (kursunterricht)。 当对差等生进行补充性教学的时候,优等生可以自由地进行形形色色的“专门教育” (spezialbildung), 这些“专门教育” 超出了大纲的规定, 包括参与各种兴趣小组, 追加新的学科, 组织研究小组、 研究课及研究团体等等。

请运用教学组织的相关理论, 对以上材料展开分析。

【正确答案】

当前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组织。
班级授课组织的优势:(1)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到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而且学生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交流;(2)教学按规定的课时来安排,可以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预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3)分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4)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力的形成。
班级授课组织的不足:(1)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2)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于充分发挥;(4)容易导致以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
在教学实践中一直以来希望通过采用个别化教学组织弥补班级授课组织的不足,如道尔顿计划与文纳特卡计划,凯勒计划。
材料中德国教育家克雷因为了弥补班级授课组织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提出了一系列补充措施,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历史上有些个别化教学组织也出现下某些误区,比如留级制度,降低学力水准能力分组所存在的问题。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