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地拟对现有一条三级公路进行改扩建。现有公路全长82.0km,所在地区为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约40%,沿线分布有旱地、人工林、灌木林、草地和其他用地。公路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有A镇、10个村庄和2所小学(B小学和C小学)。A镇现有房屋结构为平房,沿公路分布在公路两侧300m长度的范围内,房屋距公路红线10.0~20.0m不等;B小学位于公路一侧,有两排4栋与公路平行的平房教室,临路第一排教室与公路之间无阻挡物,距公路红线45.0m,受现有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公路沿途有1座中型桥和5座小型桥。中型桥跨越X河,桥址下游1.0km处有鱼类自然保护区。
改扩建工程拟将现有公路改扩建为一级公路,基本沿现有公路单侧或双侧拓宽,局部改移路段累计长约8.2km,改扩建后公路全长78.0km,路基平均高度0.5m,其中,考虑到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改扩建公路不再穿行A镇,改为从A镇外侧绕行;在途经B小学路段,为不占用基本农田,公路向小学一侧拓宽,路基平均高度0.3m;拟在跨X河中型桥原址上游800m处新建一座跨越X河的中型桥,替代现有跨河桥。
问答题 给出B小学声环境现状监测要点。
【正确答案】(1)在B小学第一排两栋平房教室的前1m,高度1.2m处分别设监测点。
(2)应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间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20min。
(3)测量时避开其他噪声源及天气环境的干扰。
(4)监测指标量应为Leq,单位dB(A)(除Leq外,写上L10、L50、L90、Lmax和Lmin也可,但这不是重点,因为有时是监测的,但并无相应的评价标准)。
(5)在公路路肩及红线处各设一监测点,监测现状噪声源及衰减情况,并记录车型及车流量。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及《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考查对敏感点现状监测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由于是小学,一般夜间不上课,因此,可不监测夜间噪声。如果是居民区住宅则应进行昼夜监测,分别评价。再者,由于是改建工程,存在既有工程对敏感点的影响,要对现状主要噪声源——既有公路,进行必要的噪声源及衰减情况的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基础工作,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均委托当地或其他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须掌握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土壤等相关监测的技术要求,这是基本功,考试时也时常出现。
问答题 为评价改扩建工程对A镇声环境影响,需要调查哪些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1)调查A镇与改扩建公路的位置关系及距离;调查A镇的发展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给出A镇规划布局图。 (2)调查公路影响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及声环境质量或噪声源情况现状。 (3)调查绕行A镇的路段影响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包括其方位、距离、结构、朝向等。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赋分情况,更为简洁的答案要点是将赋分的5个要点答上即可。
问答题 为了解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的类型和物种构成,哪些植被类型需要进行样方调查?
【正确答案】(1)灌木林、草地。 (2)其他用地中的自然植被,特别是森林植被。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答案中不应该有旱地和人工林。因为旱地和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应该是已知的,不需要做样方调查。人工林也是人工栽种的,什么树种也是已知的,显然是不必进行样方调查的。这个题出得比较隐蔽,因为实际工作中,就有人犯在农田和人工林中设置样方进行调查的错误。题干已告知沿线森林覆盖率高,对森林植被进行样方调查是必要的。
问答题 跨越X河的新的中型桥梁设计应采取哪些环保工程措施?
【正确答案】(1)设置防撞护栏。 (2)设置桥面径流或事故水收集系统,或设置挡流板、导流槽。 (3)设置事故池。 (4)优化水中墩数量(或减少水中墩)。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已考过多次,在环评工作中如果公路桥梁涉及饮用水水源或水环境功能较高的水体时,至少应提出前3项基本的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即答上(1)、(2)、(3)即可得满分。而优化水中墩数量恰恰应该是设计阶段应考虑的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之一。另外,注意问的是“工程措施”,不必答“管理措施”。
问答题 工程在经过A镇和B小学的路段是否需要设置降噪措施?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A镇不能确定。应进行预测评价后方能判定。因为绕行A镇后距离A镇的规划区距离不确定,且A镇在公路绕行段的规划功能也不确定。 (2)B小学应采取降噪措施(如设置声屏障)。因为B小学现状已受到既有三级公路的噪声影响,而本次该公路升为一级且又进一步靠近该小学,该校必然受到更明显的影响,应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对中型桥梁下游的鱼类保护区应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该保护区基本情况,包括保护区级别、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主要保护鱼类及其生物学特征;保护区现状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质量及其保护要求;保护区管理机构基本情况等。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为减缓本工程的不利环境影响,除题干提到的措施外,是否还有可以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
【正确答案】(1)尽可能利用既有公路。 (2)施工营地租用民房。 (3)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 (4)项目处于山区应充分考虑以桥隧代路基方案。 (5)尽可能远离鱼类自然保护区和居民饮用水水源地。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列出本项目的声环境保护目标。
【正确答案】A镇及其城镇化发展之规划区、影响范围内的10处村庄、B小学和C小学(或两所小学)。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评价工程对穿过A镇居民区影响时,应执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
【正确答案】靠近公路红线外(30±5)m内第一排执行4a类标准,第一排之后可执行二类(或一类)标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如何评价公路对C小学的噪声影响?
【正确答案】(1)施工期,分析、评价施工噪声对C小学的影响,根据施工机械及作业情况给出可能的超标量,并提出控制措施。 (2)营运期,预测评价不同设计阶段车流量情况下对C小学的不利影响及超标量或噪声贡献值,重点分析昼间对学校造成的影响(因小学一般夜间不教学,可不考虑影响)。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