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戎车三百两(即辆),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尚书·牧誓》

    材料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材料三:
    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周礼》

    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上公之礼,执恒圭九寸,缫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樊缨九就,贰车九乘,介九人,礼九牢。其朝位,宾主之间九十步,立当车轵,摈者五人……
   
——《周礼》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曰振祭,六曰擩祭,七曰绝祭,八曰缭祭,九曰共祭。
   
——《周礼》

    问题:
问答题     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正确答案】①这是一篇周武王伐商的战前动员令,交代了周武王灭商之前的充分准备:既联络了方国,又有自己强大的军队等。 ②说明了灭商的理由,揭露了商纣王的罪状: a.听信妇言。 b.不重视礼仪祭祀。 c.不任用贵戚旧臣,重用小人。 d.暴虐百姓,实行恶政。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三,说明周朝兴衰历程及历史贡献。
 
【正确答案】周朝兴衰历程: ①从古公亶父到周文王,周经过几代人的经营,终于变得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联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族或方国,在牧野(其地在今新乡市北部)一战打败纣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②周武王在灭商的第二年就死了,其子继位,是为成王,由叔父周公旦辅政,采取许多措施巩固政权,此后周朝不断扩张。周厉王时,周朝开始衰落。宣王即位后,采取明智的措施改善统治,出现“宣王中兴”。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荒淫无道,公元前771年被杀,西周灭亡。次年,周平王即位,迁都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之后王室大权旁落,诸侯纷争,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周朝的历史贡献: ①礼乐制度。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周礼”,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之外,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衣服、车马等礼仪等级规定。配合这些典礼仪式,还有具备与之相应的舞乐。其核心内容是一套严格贯彻宗法等级制,分别亲疏贵贱尊卑上下的礼仪体系。 ③分封制。为了巩固政权,周初大封诸侯,实行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有三种: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 ④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 ⑤井田制。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的是井田制度,它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在周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因将土地划成“井”字,故名。国家将土地按“井”字划作九区,分给农民耕作,一般每一方块作为一个耕作单位,称为一田,是当时一个劳力所能耕种的标准。井田制具有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土地不能随意转让、买卖,这叫作“田里不鬻”。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