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患者,男,28岁。于2年前患慢性肾小球肾炎,近1年来出现颜面及眼睑水肿、贫血。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
氮质血症的发生机制是
蛋白质摄入过多
组织消耗过多
血浓缩
肾小球淤血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解析:根据患者的患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可知氮质血症形成机制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病人出现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慢性失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
叶酸或维生素B 12 不足
铁利用障碍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解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多数有轻、中度贫血,主要由于肾组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所致;同时伴有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可加重贫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