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盈天地皆心
【正确答案】黄宗羲继承了明代心学的观点,认为心才是世界的终极实体。他说:“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即是说,心的范围极其广大,天地之间都是心的表现范围。心是变动不居的,其具体表现就是“万殊”。理不在心之外,所以穷理也不是到万物中寻求,而是去体察此心在万事万物上的展现。在黄宗羲那里,心也是气,即“心即气”。“盈天地皆气也,其在人心,一气流通”,“人受天地之气而生,只一心而已”。不过黄宗羲特别强调心的灵动作用。他认为“心即气之灵处”,即心这种气具有虚明的特性,具有认识和知觉作用。甚至进一步,黄宗羲认为气都是具有灵明的作用的,所以气运行到的地方,都有心的作用,不仅仅我们身体内部的才是心。他说:“气未有不灵者,气之行处皆是心,不仅腔子内始是心也。即腔子内亦未始非气也。”也就是说,整个世界都是即心即气的,没有在心以外的东西。陆王学派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理,黄宗羲则认为,心即气,即气即心,没有心外的东西。黄宗羲心即气的提法是受其师刘宗周影响的,表现了明代理学由“心学”向“气学”的转向,黄宗羲则融合了这两者。但在学术倾向上,黄宗羲还是“上宗王(阳明)、刘(宗周)”,属于心学派。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