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联系实际,谈谈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以及主流媒体应该怎样提升舆论引导艺术。(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传播权力的平民化和社会转型期的风险。 继文字、印刷术、电报之后,互联网引发了新一轮的传播革命,它的基本特征在于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的平民化,它以海量、互动、即时、多媒体融合等特点使公民能够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参与到新闻生产中去,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生产渠道的垄断。 从网络环境来看,传统媒体构建的官方舆论场与互联网空间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同时存在,它们在一些社会公共话题上存在冲突,在话语体系上存在隔阂,双方在捍卫自身利益时,对主流话语权展开争夺。 互联网空间的开放性、低门槛、匿名性使得民意表达有了宣泄的渠道,过去在现实社会被压抑和束缚的不满获得了释放,然而这也造成了情绪化表达泛滥和群体观点极化,网络舆论空间众声喧哗、主旋律不明的现象突出。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双转时期,社会全面转型带来的汹涌变动,导致中国社会处于高风险中,各种社会矛盾共时态化,环境污染、土地资源非法占用、食品安全问题,时时触碰公众敏感神经并引发恐慌,线上抗议越来越多的演变为引发线下行动,社会撕裂愈发严重。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阿拉伯之春”“绿色革命”的爆发,国家的信息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引发关注。互联网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来源丰富、信息海量、互动方便等特点,具有极大的社会动员优势,然而管控不当就会带来颠覆政权、人亡政息的悲剧。 (2)舆论引导力的构建:寻找多元民意表达和一元国家意志的平衡。 随着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和多元社会转型,新的利益群体不断出现,他们都希望维护自身利益诉求,这就是社会的多元民意表达。然而,国家局势的稳定、经济的平稳运行都需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这就是国家的一元意志。 在社会舆论亟须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存在不足,比如突发重大事件中的媒介失语现象,将话语权拱手让人,瞒报漏报现象十分严重;舆论引导手段和方法的欠缺,不能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等。 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既需要依照党性原则进行舆论引导,又需要通达社情民意,努力在二者之间寻找理性的平衡点,寻求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国家领导人曾提出思想宣传工作应该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势”。鉴于此,笔者认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应该做到以下4点: 首先,传统媒体应该更新思想观念,转变落后的官本位宣传观念,积极构建新型的政务沟通话语,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保证政府信息及时公开发布,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改变以往“媒介失语”现象,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弥补时效性不足的弱点。 其次,传统媒体在技术应用方面应该顺应媒介融合的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树立用户至上意识,内容和技术两轮驱动,覆盖报纸、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多种媒介传播形态,打造强大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再次,传统媒体的内容供应方面,应该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新闻报道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在碎片化阅读和谣言纷飞的时代,发挥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优势,保持严肃、权威、可信的主流媒体风范。 最后,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方面,应该继续实施部校共建政策,为在校学生提供深入新闻一线实习的机会,并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入人心,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闻人才。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