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方案初期,某四层砌体结构房屋顶层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所示,层高均为3.6m。墙体采用MU10级烧结多孔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240mm。屋面板为预制预应力空心板上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屋面板总厚度为300mm,简支在①轴和②轴墙体上,支承长度120mm。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12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
单选题
试问,顶层①轴每延米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多孔砖砌体孔洞未灌实。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砌规》第5.2.1条,砌体截面受局部均匀压力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为:Nl≤γfAl
根据《砌规》第5.2.2条第2款第6)项,取γ=1.0。
查《砌规》表3.2.1-1,MU10烧结多孔砖、M5混合砂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50MPa。所以,每延米墙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为:
γfAl=1.0×1.5×1000×120=180kN/m 故选A。
单选题
试问,顶层①轴每延米墙体下端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不考虑下层弯矩对本层墙体的影响,不考虑风荷载。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砌规》第4.2.1条,本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根据《砌规》第5.1.1条,砌体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为:N≤[*]fA。
查《砌规》表3.2.1-1条,MU10烧结多孔砖、M5混合砂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50MPa。
根据《砌规》第5.1.2条,墙体的高厚比为:γβH0/h=1.0×3600/240=15。
根据《砌规》第4.2.5条第2款,墙体可视作两端铰支的竖向构件,其底部的偏心距应视为0。
根据高厚比和e/h,查《砌规》附录D得:[*]=0.745。
所以,①轴每延米墙体下端受压载力设计值为
[*]fA=0.745×1.5×1000×240=268kN 故选D。
单选题
试问,为提高顶层①轴墙体上端的受压承载力,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行?
- A.①轴墙体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
- B.①轴墙体采用砖砌体和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
- C.增加屋面板的支承长度
- D.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至M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①轴墙体上端仅承受屋面板传来的竖向荷载,根据《砌规》第4.2.5条,板端支承压力作用点到墙内边的距离为:0.4a0=0.4×120=48mm,距墙中心线的距离为:120-48=72mm。根据《砌规》第8.1.1条,偏心距e/h=0.3>0.17,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砌体。A不可行。
根据《砌规》第8.2.4,砖砌体和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可大幅度提高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所以B可行。
增加屋面板的支承长度可减小偏心距,提高承载力影响系数[*]值。所以C可行。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可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所以D可行。
综上,选A。
单选题
假定,将①轴墙体设计为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墙。试问,①轴墙体内最少应设置的构造柱数量,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砌规》第8.2.9第3款,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墙,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①轴墙长15m,端部设置2个构造柱,中间至少设置3个构造柱,总的构造柱数量至少为5个,才能满足《砌规》第8.2.9第3款的构造要求。故选C。
单选题
试问,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最少应设置的构造柱数量,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抗规》表7.3.1,楼梯间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应设置构造柱,共8个。根据《抗规》第7.3.8条第4款,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所以,突出屋面的楼梯间也应设置8个构造柱。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