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16.案例:
在学习求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求解不等式3<|2x-3|<5.学生很快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
方法一: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求解:
当2x-3≥0时,不等式可化为3<2x-3<5

3<x<4;
当2x-3<0时,不等式可化为3<-2x+3<5

-1<x<0:
综上所述:解集为{x|3<x<4或-1<x<0}.
方法二: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
原不等式等价于| 2x-3|>3且| 2x-3 |<5

3<x<4或-1<x<0;
综上所述:解集为{x| 3<x<4或-1<x<0}.
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解法后,准备继续后面的教学内容,这时有位学生举起了手,该教师边继续教学,边走到这位学生身边,轻轻按下了他举起的手.课后,教师找该学生了解到原来他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原不等式可化为

,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的点x到

的距离大于

,且小于

,由图可知解集为{x|3<x<4或-1<x<0}.
【正确答案】(1)教师的可取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学生的可取之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2)存在的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本教学片断中当学生举手想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老师没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把学生的手按了下去,学生未能及时表达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方案:当看到学生举手时,鼓励学生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请其他学生对该同学的想法进行评价,引导其他学生将解绝对值不等式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联系起来,同时表扬该生善于思考,敢于表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解绝对值不等式的不同方法.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