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这句话指城镇化不仅要实现农民的城镇化,还应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完成“城里人”与“乡下人”的互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过度强调了物的城镇化,忽略了人的城镇化。农民曾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利益牺牲,而进城后却无法享受户籍、医疗等城市社会福利,没有真正享有市民权益。可见,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城镇化。
因此,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应统筹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民市民化,发达的城市应带着资金技术等资源反哺新兴城镇和农村。
[解析]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属于词句阐释题中的句子理解,要求谈谈对“谈及城镇化只论及农民的城镇化,实际上是不全面的”这句话的理解。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1”。从作答要求来看,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观点要明确,要点全面、有条理性,字数不超过200字。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我们先来阅读“给定资料1”,并详细分析该材料中有用的信息。
第1~2段主要介绍了A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城区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健全、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但各种城市病也显现出来。这两段信息与本题作答要点联系不多,属于铺垫式材料。
第3段针对上述两段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城市病”的背后是“物的城镇化”发展,城市资源空置,挤压了人的发展空间,群众权益被“悬空”,政绩式发展思路仍存。这一点说明了当前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即过度强调了“物的城镇化”。
第4段是题干原话的出处,也是本题作答要点信息的重点段落,应仔细阅读和分析。第一句是对上述三段的进一步总结和分析,指出城镇化应是“人的城镇化”。第二句是对“人的城镇化”中的“人”作出解释。第三句则是题干原话。第四句至段末都是对第三句的进一步阐述:从“因为人的城镇化要求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这种一体化本质上是‘城里人’和‘乡下人’互化的过程”可提取出这句话的本质含义。从“‘城里人’也理应带着资金技术到‘乡下’经营农业活动,给农业农村输血补钙”可提取出城乡一体化的措施要点:城市应带着资金技术等资源反哺新兴城镇和农村。从“只不过‘城里人’是自建国以来凭借城市户籍享受了‘剪刀差’等带来的比‘乡下人’更多更久的公共产品等社会福利的既得利益群体”中可反推出要点:进城农民无法享有城市户带来的公共产品等社会福利,这样无法真正实现农民市民化。从“‘乡下人’曾向‘城里人’免费提供了几十年的……等农副产品和资金供给……农民、农村生存与发展的严重贫血缺钙现象”可推出要点:农民曾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利益牺牲。“城镇化与8亿农民的利益格局调整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农民市民化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中最艰巨最关键的任务”再次点明城镇化的关键:“人的城镇化”最核心的是实现农民市民化。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各要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按照“点明本质一深入阐释一适当引申”三个层面组织答案,语言要简明,分析要结合材料,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