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材料二:
    废除丞相,而“不可无辅臣”,朱元璋挑选文人担任顾问,“称近臣,不为置僚属,亡所治”“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预平章事如昔时”。
    材料三:
    清初,“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问题:
问答题     材料一反映了明初在加强中央集权过程中采用的什么手段?
 
【正确答案】明初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丞相,权分六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之名,杀专权擅政的左丞相胡惟庸,同时罢中书省及丞相职位,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提升六部的政治地位。六部尚书执行皇帝的命令,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规定后世子孙不准设丞相,大臣提议立丞相者,处以极刑。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材料二反映了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后,设立了什么机构?新机构的权力如何?
 
【正确答案】①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仿照宋朝制度,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挑选几名文人担任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菊阁等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②殿阁大学士职能权限并没有超出翰林院官员的职责范围,他们可以参与机务,但只是备顾问,并承皇帝意旨,且不置僚属,不得黜陟百司。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材料三反映了清初国家权力掌握在什么机构手中?它与皇权构成了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①反映了清初国家权力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手中。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成员由满族亲贵组成,汉人不得参与。这种满族贵族专制的形式,不仅和皇帝独揽大权相抵触,成为皇权专制的障碍,而且也不利于清王朝进一步争取汉族官民的支持。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削弱“国议”的权力,康熙帝设立了什么机构?雍正帝继而又设立了什么机构,最终取代了“国议”?并简要介绍这些机构的情况。
 
【正确答案】①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立南书房,挑选亲信满汉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组成了由自己直接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许多重大政务改为经南书房传谕或遵旨起草上谕。 ②雍正帝发展了康熙帝的做法,趁着清廷向西北用兵的时机,设立了军机房,公元1732年改称军机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意旨,跪受笔录,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剥夺了诸王预政的权力。参加军机处的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他们都是皇帝的亲信,完全听命于皇帝。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