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化公司炼油厂,有职工500人,男性459人,年龄25~55岁,平均37岁。工厂实行昼夜三班倒制度,职工坚守在仪器旁,保持生产的连续性,严防事故,责任重大。职工体力活动少,工厂福利待遇高,提供三餐免费自助,为夜班职工提供夜宵。今年年度体检中,发现职工肥胖人数占41%,超重人数占47%,患脂肪肝人数占55%。公司领导大力提倡控制体重、提高健康生产力。
为了解造成体重严重超标的原因,在问卷或访谈中,重点关注的项目内容是( )。
导致超重或肥胖主要原因有: ①饮食因素; ②遗传因素; ③活动因素; ④其他因素。 因此应重点关注的项目内容应是三餐食物能量分配、 三餐食物结构与总量、 是否吃夜宵、 出行方式、 体育锻炼等身体活动情况、 家族肥胖史、 职业应激情况等。
如果对全体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应该提供的知识点是( )。
肥胖是一种慢性病, 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 饮食过量和缺乏运动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 管理体重的中心环节就是减少饮食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量。 推荐早中晚三餐能量摄入比例为 30% 、 40% 、 30% , 自助餐是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多的进餐方式, 应尽量避免。 D 项, 应均匀控制饮食, 而非仅仅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群体体重干预策略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普通人群的肥胖干预策略包括:①把监测和控制超重与预防肥胖发展以降低肥胖症患病率作为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监测抽样人群的体重变化(将体重管理目标人群的运动量定期公布、建立体重管理的激励机制);②通过对学校、社团、工作场所人群的筛查发现高危个体;③积极做好宣传教育,使人们更加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加强合理膳食宣传);④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合理,特别要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在食物中的比例(改善夜宵品种,降低能量);⑤在工作和休闲时间,有意识地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开展车间、班组的体重管理竞赛、提供更多的健康场所);⑥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和限盐;⑦经常注意自己的体重,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⑧成年后的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5kg以内,超过10kg则相关疾病危险将增加。
经过 6 个月的体重管理后,要对被管理人群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应用的指标是( )。
群体肥胖干预效果的评估: ①肥胖知晓率、 肥胖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②通过饮食控制、 增加身体活动等方式达到减肥目标的比例; ③肥胖者控制体重达标和未达标比例、 体重下降平均值; ④心脑血管病发病、 脂肪肝检出变化率、 致残和死亡信息, 以及卫生经济学。
针对职工中的肥胖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时,应该关注的高危因素是( )。
肥胖的高危险因素包括: 在肥胖家族史、 有肥胖相关性疾病(脂肪肝) 、 膳食不平衡、 体力活动少(不爱运动) 等。
评估单个肥胖职工的干预效果,应采用的评估内容有( )。
个体肥胖干预的评估:①是否帮助管理对象认清导致其自身超重或肥胖的原因所在;②是否已列出可以减肥的方法;③是否已经找到一个合适的减肥方法去尝试;④能否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以达到减肥目的,维持减肥成果;⑤评估已取得的短期减肥效果(1~6个月内BMI或腰围减少绝对值或相对值);⑥评估已取得的中长期减肥效果(0.5~3年内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其他健康收益);⑦在尝试一个减肥方法失败后能否改行另一个减肥方法;⑧是否能利用管理对象身边的资源进行减肥。D项,应合理膳食,降低脂肪和热量,而不是严格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