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说明] 数据库故障主要分为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在数据库的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建立冗余数据,即备份数据,以防止因为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故障造成数据库中全部或部分数据丢失。当计算机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就可以利用备份数据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某个一致性状态。
问答题 请简要说明数据库备份的常用技术。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数据库备份常用的技术主要有数据转储和建立日志文件。数据转储还分为静态转储、动态转储、海量转储以及增量转储。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简要说明日志文件中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在故障恢复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插入、删除、修改)操作的文件。以记录为单位的日志文件包括各个事务的开始标记、结束标记和所有更新操作,每个日志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事务标识、操作的类型、操作对象、更新前数据的旧值和更新后数据的新值。数据库恢复则在进行事务处理时,对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的全部有关内容写入日志文件来恢复系统的状态。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简要说明数据备份时是否支持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并发访问。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数据备份方式是否支持应用程序的并发访问,关键是看备份采用的转储方式。静态转储不支持并发访问,动态转储则支持并发访问。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故障管理中数据库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基本知识。 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利用数据库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某个一致性状态。数据库故障主要分为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 数据库备份常用的技术主要有数据转储和建立日志文件。其中,数据转储还分为静态转储、动态转储、海量转储以及增量转储。静态转储不允许在转储期间对数据库进行存取、修改操作;动态转储允许在转储期间对数据库进行存取、修改操作;海量转储每次都转储全部数据;增量转储每次只转储上次转储后更新的数据。 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插入、删除、修改)操作的文件。以记录为单位的日志文件包括各个事务的开始标记、结束标记和所有更新操作,每个日志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事务标识、操作的类型、操作对象、更新前数据的旧值和更新后数据的新值。数据库恢复则在进行事务处理时,对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的全部有关内容写入日志文件来恢复系统的状态。 数据备份方式是否支持应用程序的并发访问,关键是看备份采用的转储方式。静态转储不支持并发访问,动态转储则支持并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