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116.3m,地上31层,地下2层,三层设转换层,采用桁架转换构件,平、剖面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Ⅱ类建筑场地,地下室顶板±0.00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单选题 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参数取值
该结构需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假定主体结构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计算分析时,结构总体上刚刚进入屈服阶段。电算程序需输入的计算参数分别为连续刚度折减系数S1;结构阻尼比S2;特征周期值S3。试问:下列各组参数中(依次为S1、S2、S3),其中哪一组相对准确?
  • A.0.4、0.06、0.45
  • B.0.4、0.06、0.40
  • C.0.5、0.05、0.45
  • D.0.2、0.06、0.4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Ⅱ类建筑场地,查《高规》(JGJ 3—2010)表4.3.7-2,得特征周期值为0.4s,根据《高规》第4.3.7条,罕遇地震下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则特征周期值为0.45s,排除选项B、D。 根据《高规》第5.2.1条,剪力墙连梁刚度可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同时,主体结构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计算分析时,根据《高规》第3.11.3条条文说明,“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一般不小于0.3”。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阻尼比一般为0.05,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增大阻尼比。 综上所述,应选A。 (1)需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层间位移;(2)结构总体上刚刚进入屈服阶段。 [考点] 罕遇地震下的特征周期。
单选题 结构竖向规则性判断时,宜取哪种方法及结果作为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判断
假定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2~4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i)及相应层间位移值(Δi)见表。在P=1000kN水平力作用下,按下图模型计算的位移分别为Δ1=7.8mm;Δ2=6.2mm。试问:进行结构竖向规则性判断时,宜取下列哪种方法及结果作为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判断根据?
提示:三层转换层按整层计。
2层 3层 4层
Vi(kN) 900 1500 900
Δi(mm) 3.5 3.0 2.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转换层位于第三层,应根据《高规》(JGJ 3—2010)附录E.0.2和E.0.3楼层侧向刚度比和等效侧向刚度计算。
根据《高规》第E.0.2条,代入《高规》式(3.5.2-1),计算侧向刚度比:
[*],不满足《高规》要求。
由图,得H1=18m,转换层以上取5层,层高为3.5m,
则H2=3.5×5=17.5(m)<18m,
根据《高规》附录E.0.3,等效侧向刚度的比值为[*],满足《高规》要求。
(1)图模型计算的位移分别为Δ1=7.8mm,Δ2=6.2mm;(2)提示。
[考点] (1)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等效侧向刚度计算模型的选用;(2)等效侧向刚度比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