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6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采用C40混凝土。横向地震作用时,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3.8×105kN·m,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地震倾覆力矩Mw=1.8×105kN·m。
单选题
假定该建筑物所在场地为Ⅲ类场地,该结构中部未加剪力墙的某一榀框架,如下图所示。底层边柱AB柱底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A=5600kN;该柱剪跨比大于2.0,配HPB300级钢筋

10井字复合箍。试问,柱AB柱底截面最小尺寸(mm×mm),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答如下: 根据《高规》8.1.3条第3款,该框架部分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等级和轴压比。 Ⅲ类场地,7度(0.15g),根据规程3.9.2条,应按8度考虑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查规程表3.9.3,该榀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根据《高规》8.1.3条,查规程表6.4.2,取[μN]=0.65。 取700×700(A=4.9×105mm2),满足。
单选题
该建筑物中部一榀带剪力墙的框架,其平剖面如下图所示。假定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轴压比为0.45。剪力墙底层边框柱AZ
1,由计算得知,其柱底截面计算配筋为A
s=2500mm
22。边框柱纵筋、箍筋分别采用HRB400级、HPB300级。试问,边框柱AZ
1在底层底部截面处的配筋采用下列何组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提示:边框柱的体积配箍率满足规范、规程的要求。
A.

,井字复合箍

8@150
B.12

18,井字复合箍

8@100
C.12

20,井字复合箍

8@150
D.12

20,井字复合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答如下: 根据《高规》8.2.2条第5款,查表6.4.3-1: As,min=(0.7%+0.05%)Ac=0.75%×600×600=2700mm2>2500mm2 二级,μN=0.45>0.3,底部,故根据《高规》7.2.14条、7.2.15条: As,min≥1%×600×600=3600mm2>2500mm2 配,As=1017+1608=2625mm2,不满足 配1218,As=3054mm2,不满足;配1220,As=3770mm2,满足。 查《高规》表6.4.3-2,箍筋直径≥8mm,最大间距s=min(8d,100)=min(8×20,100)=100,故选8@100。
单选题
假定该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当该结构增加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后,总地震倾覆弯矩M
0不变,但剪力墙承担的水平地震倾覆弯矩变为M
w=2.0×10
5kN·m,此时,第一小题中的柱AB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未经调整)M
A=360kN·m。试问,柱AB底部截面进行配筋设计时,其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答如下: 根据《高规》8.1.3条,为典型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Ⅱ类场地,查表3.9.3,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根据《高规》6.2.2条的条文说明,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不考虑增大系数,即仍取MA=360kN·m。 本题《抗规》6.2.3条条文说明:对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其主要抗侧力构件为抗震墙,对其框架部分的底层柱的嵌固端截面,可不作要求,这与<高规》6.2.2条条文说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