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请以“应对汉字危机,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观点明确,联系实际,语言流畅;总字数800~1000字。
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智慧的浓缩,其形状之丰润、结构之精美、意境之深邃、韵律之悠扬,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3年,《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文化类节目横空出世,节目所倡导的“拯救汉字危机”“领略汉字之美”的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眼球。而“‘癞蛤蟆’难倒七成人”“成人汉字书写能力低”的话题,更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人们的讨论和吐槽,恰恰说明了国人已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汉字危机”。
2.安徽省合肥市街头一幅公益广告被网友拍照转发后,引来网友们争相调侃。这幅落款“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公益广告写着:“一日不吃饿得荒,一季不吃饿断肠。”很多网友一眼就看出,“荒”是个错别字,应为“慌”。类似这样的错别字,现如今在公共场所和机关单位证件中频频出现。
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发现自己常常忘记如何正确书写汉字》的文章。“你遇到的任何中国人几乎都坦承自己记忆力衰退,就像患老年痴呆的某个状态。握紧笔的手在纸上要写字时,突然出现了尴尬的停顿,而这些字在孩提时代不知学习、重复默写过多少次。”此文被翻译成中文传至国内后,立即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据网上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现在83%的人有“提笔忘字”的经历,74.2%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手写机会已很少。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键盘时代的汉字危机,主要在使用这个层面,就是‘提笔忘字’,这样的问题的确对汉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该电视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关正文说:“为孩子们举办汉字听写竞赛活动的想法产生于在美国有英语的全国拼字比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抽象的艺术,而且是人类文明最为发达、最富有想象力,能够全面揭示自然本质的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现象。中华文明五千年,汉字一直被视为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曾几何时,能写一手好字是竞争的资本,是一件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技术怎样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而作为后来者,理应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
4.2014年2月28日,国家语委在北京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国家语委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战线要深入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加强建设,不断在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下大气力,努力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迈上新台阶。她指出,语言文字系统要牢固树立“资源”理念、“文化力”理念、“融入”理念和“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依法推进意识、语言文化强国意识、国家语言主权和安全意识。
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推广普及和科学保护为主要任务,依法推进、加强监管、强化服务、传承文化、维护安全,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升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避免文化之殇 传承汉字之美

从蔡邕到钟繇,从卫夫人到王羲之,从虞世南到欧阳询,从张旭到颜真卿,数千年来,汉字作为中华文化载体代代相传。同时,汉字书写水平也被视为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和“堂堂正正做真人”相提并论,而汉字书写更与“礼、乐、射、御、数”并称“六艺”。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曾经,能写一手好字是竞争的资本,值得骄傲自豪。而今,时代变迁,技术革新,无纸化流行,人们书写错误越来越多,网络用语对汉字的歪曲更是不可胜数。传统汉字的尊严随着各种冲击而不断消解。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炮而红,人们惊觉,集千年的美丽和智慧于一身的汉字,竟被渐渐抛弃。面对文化之殇,政府相关部门不可坐而论道,而应果断行动,传承汉字千年之美。
传承汉字之美,政府要加强宣传。伴随时代的发展,电脑取代了钢笔,打字替换了书写,工作中人们为提高效率而有所牺牲,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适当弥补。文化宣传部门要通过创新宣传手段,借助多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和推广汉字文化,举办类似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营造追求汉字书写之美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由此激发国民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与兴趣。
传承汉字之美,学校要落实教育。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开设书法课,保证汉字书写教育一以贯之。当前,我国学生课业压力日渐加大,书法课往往形同虚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紧紧把握教育体制改革的东风,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充分利用学生减负后的课余时间,通过开设兴趣课程,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兴趣。
传承汉字之美,要唤起人们自觉。当面临汉字危机时,大家第一反应的“罪魁祸首”即是电子信息技术。其实,这无异于“酒醉伤肝归罪杜康,走路失足诿过道路”。汉字危机并非源于今日,人们浮躁的内心早已装不下欣赏汉字的能力。政府要引导书法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大文化推广力度,将传统艺术推向现代社区。号“人们放下手中的高科技,拾起遗忘多时的笔。
每个汉字都是一条路,带领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故乡,我们想要回归传统文化,就必须正视汉字危机,对汉字报以敬畏之心,传承汉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多一份对汉字书写应有的珍视,多一份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敬重。只要全社会同心协力,定能确保汉字之美继往开来,中华文明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