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补液:高渗状态下脑细胞脱水水肿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单纯补液即可使血糖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减轻脑细胞水肿。因此,积极补液在治疗中至关重要,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1)首选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为308 mOsm/(kg·H
2
O),相对于HHS情况下的血浆高渗透压而言是低渗的。
2)如治疗前已有休克,可先补充生理盐水和适量胶体溶液,以尽快纠正休克。
3)如无休克,经输注生理盐水1000~2000 ml后,血浆渗透压仍>350 mOsm/(kg·H
2
O),血钠>155 mmol/L,可给一定量的低渗溶液(0.45%~0.6%氯化钠溶液)。
4)当渗透压降至330 mOsm/(kg·H
2
O)时,再改为等渗溶液。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大量使用生理盐水可使患者的血钠和血氯升高,导致高氯血症。
5)当血糖降至16.7 mmol/L(300 mg/dl)时,可开始输入5%葡萄糖液并酌情加用胰岛素。
6)输液总量一般按患者原体重的10%~12%估算,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通常开始2小时内输1000~2000 ml,头12小时给输液总量的1/2再加上当日尿量的液体量,其余在24小时内输入。输液中要观察尿量、心功能、神经系统表现和体征变化,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2)胰岛素治疗:患者一般对胰岛素比DKA患者敏感,且多不合并酸中毒,通常所需胰岛素的剂量比酮症酸中毒时少。
1)多主张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方案,可先静脉注射普通胰岛素5~10 U,继续用静脉滴注维持治疗(3~7 U/h)。血糖和电解质等的监测要求与DKA相似。
2)当患者血糖降至16.7 mmol/L,血浆渗透压<330 mOsm/(kg·H
2
O)时,改用5%葡萄糖液或糖盐溶液,按葡萄糖液与胰岛素比例(2~4):1加入胰岛素。若此时血钠低于正常值,用5%葡萄糖液盐溶液效果更佳。
3)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直到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且可以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为止。
(3)纠正电解质紊乱。
(4)去除诱因,治疗并发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