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纳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泰纳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它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 ]。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将日益进步。
单选题 26.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A、D是“报复效应”的表现,与题干要求不相符。B项参看第二段第一句即可知错误。
单选题 27.文巾说“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这些事实不包括下列哪项?(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D项是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不是拿来证明泰纳论断的事例。
单选题 28.下列说法和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A项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是副作用,而不是“报复效应”,A项错误;C项头盔的引入是为了使足球运动更安全,只是因为运动员的使用不当增加了该项运动的危险性,头盔引入与否并不直接影响足球运动的危险性;文中并没有提到电脑技术引进办公室的初衷是什么,D项错误。
单选题 2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人类创造的技术产生了报复性作用,这是一种很坏的影响,但并没有让人类走向毁灭,A项夸大了作者的观点。C项属于因噎废食,不能因为防止出现致命的“超级虫”,就停止抗生素的使用。人类使用抗生素的初衷是为了治病,而且这种方法颇为有效。D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单选题 30.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劝告”,希望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而说的话;“忠告”,诚恳的劝告;“警示”,警告,启示;“警告”,提醒,使警惕。根据前面的“绝望”,“劝告”和“忠告”的份量显然没有“警告”重,而“警示”偏重于提醒之意,指对可能要发生的危险状况进行提醒;而“警告”则是对已经发生且还在持续发生的问题进行提醒。两者相比,“警告”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