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李某承包一鱼塘,发现常有麻雀飞到鱼塘边吃鱼饲料。李某与妻子陈某商量张网捕鸟,既能防止麻雀偷吃饲料,又能抓住麻雀换钱。二人遂在鱼塘四周张上捕鸟网,时有麻雀被网缠住。李某将捕到的麻雀拿到镇上出售,收购者周某询问麻雀来源,李某如实相告,周某遂以每只5元的价格购买200余只麻雀。某日,辖区民警巡逻发现捕鸟网,遂通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到场共同处理。后经鉴定,李某、陈某捕获的麻雀属于“三有”(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保护动物,使用的捕鸟网属于禁用的狩猎工具。
公安机关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就李某、陈某行为进行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一)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二)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使用的工具方法狩猎的;(三)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李某、陈某用禁用的狩猎工具猎捕 “三有”保护动物200余只,构成非法狩猎罪。
故正确答案为A。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周某交代自己从李某手中购买的200余只麻雀放在冰箱内冷冻,待春节时供亲友食用。对周某行为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周某明知200余只麻雀是李某用捕鸟网猎捕所得仍予以收购,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故正确答案为D。
周某对麻雀属于“三有”保护动物的鉴定意见持有异议,向公安机关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实务工作能力。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一条规定:“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意见复印件之日起3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同一行政案件的同一事项重新鉴定以1次为限。当事人是否申请重新鉴定,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办理。公安认为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决定重新鉴定。”第八十三条规定:“重新鉴定,公安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
A项正确,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意见复印件之日起3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故正确。
B项错误,重新鉴定,公安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而非可以,故错误。
C项错误,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故错误。
D项错误,重新鉴定为周某的权利,应当同意,故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本案中李某、陈某猎捕麻雀,周某收购麻雀的行为均受到处理,体现了国家对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视,对于引导人们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保护野生动物和维护生态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本题考查实务工作能力。
A项正确,鸟类与人类都属于大自然生态圈中的一员,维持生态安全就是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这一环的平衡,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故正确。
B项正确,人类对于鸟类的捕杀及干扰,会影响甚至打破生态平衡,故正确。
C项正确,鸟类等野生动物的保护由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所以林业公安应与其加强协作,加强对野生自然资源破坏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故正确。
D项正确,此题中因鸟类偷吃农民承包的鱼塘鱼饲料,导致李某的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进行,导致李某的违法行为,所以对于鸟类对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也应科学有效的防止,所以选项内容可行,故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