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一重力式混凝土坝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合同约定施工总工期为2年,工程所在地主汛期为6~9月,围堰及导流施工均安排在非汛期施工。
    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条件,决定采用隧洞导流配合底孔宣泄汛期洪水的导流方案(如图所示)。围堰采用均质土石围堰。施工前,施工单位合理选择围堰堰体的防渗材料,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问答题     指出土石围堰的级别。围堰堰体的防渗材料应如何确定?若采用铺盖防渗,铺盖厚度宜为多少?
 
【正确答案】土石围堰的级别为4级。 土石围堰堰体防渗材料应根据料源情况、堰基防渗形式、施工条件及环保要求等综合比选确定。 若采用铺盖防渗,铺盖厚度宜≥2m。
【答案解析】[考点] 围堰布置与设计。
问答题     改正导流隧洞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导流隧洞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堰脚的距离应满足什么要求?导流底孔的布置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导流隧洞设置的错误之处:施工单位将导流隧洞的弯曲半径设置为4倍洞径,转角设置为65°。正确做法:导流隧洞的弯曲半径宜≥5倍洞径,转角宜≤60°。 导流隧洞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堰脚的距离应满足围堰防冲要求。 导流底孔的布置原则:①宜在近河道主流位置布置;②宜与永久泄水建筑物结合布置;③坝内导流底孔宽度不宜超过该坝段宽度的1/2,并宜骑缝布置;④考虑下闸和封堵施工方便。
【答案解析】[考点] 导流泄水建筑物。
问答题     改正并完善该安全事故发生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故报告程序。
 
【正确答案】该安全事故发生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故报告的正确程序:①该安全事故属于发生人员死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在逐级上报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电话快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随后补报事故文字报告;②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电话快报水利部,随后补报事故文字报告。
【答案解析】[考点]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
问答题     简述电话快报和文字报告的内容。
 
【正确答案】电话快报的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③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文字报告的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③事故的简要经过;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⑤已经采取的措施;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答案解析】[考点]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
问答题     写出“四不两直”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四不两直”的具体内容: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答案解析】[考点]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