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如何理解贫困?试述我国贫困状况。

【正确答案】

(1)对贫困的理解:
①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通常,人们将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或支出低于某一水平定义为贫困。例如,中国政府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1999年)的农村居民看做贫困人口,世界银行则建议将日均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的人口看做贫困人口。
②然而,收入不是界定贫困的唯一因素,不同社会成员问的社会距离,除收入之外还包括住房、工作保障、教育及参与的机会和权利等更为广泛的内容。有些人失却这些资源时,而其他人正在享受着他们被剥夺的这些条件。所以,穷人指的是那些自认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又感到被剥夺了与生活中另一部分人同享欢乐权利的人。
(2)中国的贫困状况:
①农村的贫困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广大农村积贫积弱,形塑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贫困、落后形象。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即1978年到1985年的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86年到1993年的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94年到2000年的扶贫攻坚阶段;2001年以来的继续扶贫阶段。
但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第一,目前农村还有将近3000万最难脱贫的绝对贫困人口。第二,我国现行的扶贫标准太低,基本上只是维持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如果采用目前国际通行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标准,中国农村在1998年底仍然有1.06亿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11.5%,农村扶贫任务还很艰巨。第三,经验表明,以县为单位的瞄准机制导致了扶贫资金的不公平分配。第四,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中央政府有限的扶贫资金的确存在着被截留和挪作他用的问题。第五,过于强调农业开发的扶贫策略正在面临着市场风险加大、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民务农意愿减弱以及环境保护等的挑战。第六,扶贫开发工作中对于贫困农户的主动参与问题重视不够。第七,民间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第八,脱贫农户还具有很强的脆弱性,抵御风险能力差,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
②城市的贫困
以往在人们的意识里,贫困是农村所特有的。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社会救济的对象只是“三无”对象等很少数的一部分人,90年代以来,一批城市新贫民的出现,使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群体分布来看,城市贫困人口主要由以下七类人员组成:a.企业不景气而发不出工资或所发工资严重不足的职工及家庭人员;b.下岗、失业及待业人员;c.部分离退休职工;d.长期从事低收入工作的居民;e.社会救济及优抚对象;f.因物价上涨导致实际收入下降而低于贫困线的居民;g.流入城市的待业农民工。在这些群体中,第一、二类已构成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成为新的增长点。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