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此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即MU1/P1=MU2/P2=…MUn/Pn=λ,其中MUi/Pi表示第i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λ表示货币的边际效用。当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时,表明消费者无论选择哪一种商品,每单位货币所获得的新增效用都相等,这时消费者就不会改变目前的购买方案,购买达到最优状态。
序数效用论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均衡。当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组合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时,即MRS12=P1/P2,就不会再继续选择其他组合。因为此时消费者已经获得了最高偏好,达到了消费者均衡。而MRS12=MU1/MU2,所以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表述为:MU1/P1=MU2/P2。因此,无论是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能推导出相同的消费者均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