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壁垒的含义及特点。
(1)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2)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非关税壁垒除了具有关税所具有的贸易壁垒的一些共性之外,还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一般来说,各国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并办理必要的手续,并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因此,关税制度在调整或更改时往往存在时滞,不能适应需要紧急限制进口的情况。同时,关税还要受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约束,从那些签有协议的国家进口商品时较难在税率方面进行灵活的调整。而非关税壁垒的制定和实施通常通过行政手续,制定过程较为迅速,手续也较为简便,能够随时针对某个国家的某种商品设置或更换相应的进口限制措施,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②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歧视性
一般来说,关税税率确定之后,往往以法律形式公布于众,并依法执行,出口商通常比较容易获取关税的相关信息。但非关税壁垒的信息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较为繁琐复杂的标准或手续,使得出口商难以适应和应付。
③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复杂,数目多达上千种。此外,非关税壁垒的使用范围也日益广泛,被限制进口的商品范围不仅包括汽车、钢铁等,还延伸到服务行业、软件等领域。
④具有更明显的有效性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力,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商宁愿多缴纳关税也要将商品出口,或者出口国采取补贴的形式支持该种商品的出口,或者出口商采取倾销形式,那么关税往往不能起到有效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诸如配额、自动出口限制、进口许可证等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由于它们一般直接规定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超过限额就禁止进口,这样能够有效保证限制进口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