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 60.5km 的平原区新建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 C30 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 M7.5 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针对底基层、基层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了详细要求,现摘录要点如下:
(1)在底基层施工前,发现路基出现“弹簧”现象,施工单位采用相应措施处理后继续施工。
(2)天气炎热或运距较远时,对稳定中、粗粒材料拌合时含水率可高于最佳含水率 1-2 百分点。
(3)稳定中、粗混合料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4)摊铺时纵向接缝时采用斜接。
(5)养护可采取土工布覆盖养护、铺设温砂养护、草帘覆盖养护、洒铺乳化沥青养护等方式。
事件二:由于混凝土面层较宽,一次摊铺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施工单位按要求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构造形式采用设拉杆假缝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发现个别拉杆松脱,极个别拉杆漏插。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施工,其构造图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 改正 1:天气炎热或运距较远时,对稳定中、粗粒材料拌合时含水率可高于最佳含水率 0.5-1 百分点。
改正 2:稳定中、粗混合料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清理干净,并洒铺水泥净浆,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改正 3:摊铺时纵向接缝时采用垂直相接。
2. 发现“弹簧”现象时,宜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处理。养护方式还有:洒水养护、薄膜覆盖养护。
3. A—传力杆,B—填缝板(或胀缝板)。A 应该采用光面钢筋。纵向施工缝构造形式为设拉杆平缝型。
4. 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的项目还包括:抗滑构造深度、断板率、横向力系数。检验项目中要求合格率达到 95%以上的项目包括:弯拉强度、板厚度。
5. 路面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85×0.2+91×0.6+92×0.2)/(0.2+0.6+0.2)=90 分,质量等级为“优良”,理由:工程质量评分大于等于 90 分为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