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权型。指以专制、独裁为特征的领导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领导者认为权力来自他们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职务,认为职工的本性是懒惰消极的,不愿接受约束,并害怕承担责任,因此不能予以信任,必须严加管制。基于以上认识,领导者将权力定位于个人手中,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大权独揽,独断专行,仅依靠个人经验、能力和意志领导企业活动,同时采用强制的方式下达各种指令,强调下级的绝对服从,而缺乏对职工的关心与尊重。
(2)民主型。强调领导的权力由企业职工群体赋予,认为被领导者是勤奋的、勇于负责的,在受到激励后,能够主动协调个人行为与工作的关系,具有自我控制能力。主张将权力定位于职工群体手中,使之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力,鼓励职工自行决策,实现自主管理。领导者仅以劝告说服的形式,提供各项意见和建议。
(3)任务型。任务型领导把完成工作任务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注重建立精密的劳动组织和严格的劳动纪律,强调指标和效率,欣赏紧张有序、快节奏的工作气氛,并将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于工作任务本身,一定程度上忽视对职工利益、要求及工作情绪等方面的关心。
(4)关系型。强调人是企业各项工作的中心,高度重视对职工的关心、体谅和支持,注重满足职工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强调维持良好群体关系的重要性。注意建立多方位的沟通渠道,利用各种机会与下级保持密切接触。同时,在经营管理中主张宽松以营造融洽友善的群体气氛。
(5)兼备型。兼备型领导方式兼有以上各种类型的特点。既强调权力的适当集中,以保证指挥的统一和企业组织的整体性,又注重必要的分权,使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把完成工作任务与满足职工需要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既注重工作效率,又重视对人的关心;既有严格的管理,又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上所列仅是几种典型化的领导方式。现实的领导活动中,企业领导者往往并不单纯采用某种典型方式,而是介于几种方式之间,采用各种不同组合的混合方式。由此,在集权与民主、关心任务与关心人等极端方式之间,形成一系列中间化、混合型的领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