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债券应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初始入账成本=1840+10=1850(万元)
借:债权投资——成本 2000
贷:银行存款 185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50
2×17年末:
实际利息收入=1850×7.88%=145.78(万元)
应收利息=2000×6%=120(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额=145.78-120=25.78(万元)
年末账面余额=1850+25.78=1875.78(万元)
借:应收利息 12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5.78
贷:投资收益 145.78
2×18年末:
实际利息收入=1875.78×7.88%=147.81(万元)
应收利息=2000×6%=120(万元)
利息调整摊销额=147.81-120=27.81(万元)
年末账面余额=1875.78+27.81=1903.59(万元)
借:应收利息 12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7.81
贷:投资收益 147.81
2×18年年末不需要计提信用损失准备。理由:经甲公司综合分析,自初始确认后该债券的信用风险没有显著增加,预计未来该债券的现金流量与初始确认时预计的现金流量相同,说明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相同,不存在差异,不需要计提信用损失准备。
2×17年1月1日: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0000
——利息调整 354.6
贷:银行存款 10354.6
2×17年末:
借:应收利息 (10000×6%)600
贷: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82.27
投资收益 (10354.6×5%)517.73
2×17年的公允价值变动=10500-(10354.6-82.27)=227.67(万元)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27.67
贷:其他综合收益 227.67
2×18年末:
借:应收利息 600
贷: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86.38
投资收益 [(10354.6-82.27)×5%]513.62
2×18年的公允价值变动=10350-(10500-86.38)=-63.62(万元)
借:其他综合收益 63.62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63.62
借:信用减值损失 3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30
处置部分投资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11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50-25.78-27.81)×50%]48.21
贷:债权投资——成本 (2000×50%)1000
投资收益 148.21
将剩余投资重分类的分录:
借:其他债权投资 11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150-25.78-27.81)×50%]48.21
贷:债权投资——成本 (2000×50%)1000
其他综合收益 148.21
2×19年1月2日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0350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30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27.67-63.62)164.05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10000
——利息调整 (354.6-82.27-86.38)185.95
——公允价值变动 (227.67-63.62)164.0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