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王某因曾经见义勇为被歹徒持刀追赶。王某在躲避过程中数次招呼出租车,都遭出租车司机拒载。当歹徒即将追上时,适逢一青年男子梁某骑摩托车(价值5000元)缓速行驶,王某当即哀求梁某允许自己搭车帮助躲避追砍,但同样遭到梁某拒绝。在歹徒迫近刹那间,王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梁某推下摩托车(梁某倒地,但未受伤害),骑车逃走。王某骑车至安全地方(离原地约2公里)停歇一会后,王某见财起贪心,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5000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期存单(面额2万元),将5000元现金和存单据为已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数日后,王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将存单中的2万元取出。此后逃逸。
    问:对王某如何定罪量刑?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王某将梁某的现金以及存折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侵占罪。王某在危险结束后,负有归还摩托车以及其他财物的义务。在没有归还前,王某应妥善保管,梁某之物可视为王某暂时保管。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保管之物据为己有,且数额较大,逃逸不还,构成侵占罪。王某伪造身份证将梁某的钱取走的行为,符合牵连犯的特征,择一重罪处罚,不单独定罪。 (2)王某毁坏车子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3)王某将梁某推下车并将车骑走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王某的该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