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问题。
某日,民警小李在火车站站前广场巡逻,遇路人口头报警称,出站口附近有人被打伤。小李迅速赶到事发现场,看见两名男子正扭打在一起,其中一名旅客眼角带有血迹,双方情绪十分激动。小李立即口头制止了斗殴。经初步了解,打架是出站时人群拥挤引发口角所致。
单选题
在调查取证打伤旅客的细节时,周围旅客都说没有看见。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单选)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在治安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证义务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中“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的规定,在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取证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样负有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实践中,对于知情人或者其他证人拒不作证的,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除了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法制教育外,还要摸清其不愿作证的原因,把准脉搏,对症下药。如果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被打击报复心理不愿作证的,公安机关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解除其后顾之忧;如果是出于对公安机关的工作有误解或者反感的,则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有针对性地消除其误会,化解其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证人自觉履行义务,主动权极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而C项中“责令”方式不当。故本题选C。
单选题
在现场调解过程中,双方因情绪激动,再次发生肢体冲突引起群众围观,小李恰当的应对处置方法有:(多选)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A项中使用约束性警械更容易激化矛盾,做法不当。B项中,向车站派出所报告警情,请求增援,有利于上级公安机关及时对现场情况的掌握与控制。C项中,对于打架斗殴事件要先进行口头的制止。D项中,疏散围观的群众有助于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B、CD三项的处置方法都是恰当的。故本题选BCD。
单选题
经控制事态,双方逐渐恢复平静。以下关于调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治安调解必须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达成的调解协议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同时要满足合法性的要求,不能绝对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A项正确,D项错误。由公安机关主持治安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办案期限从调解达不成协议或者调解达成协议不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B、C两项正确。故本题选D。
单选题
为了维护好车站秩序,给群众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乘车环境,下列车站公安派出所做法恰当的有:(多选)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C项中,要求旅客自己管好自己,但“管什么?”“如何管?”等会存在争议,此种说法表述不当。公安派出所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提醒民众对自身安全加强防范。A、B、D三项的做法恰当。故本题选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