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说明】
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在部署计算机网络时采用了一款硬件防火墙,该防火墙带有三个以太网络接口,其网络拓扑如图3-1所示。
问答题 【问题1】
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表3-1给出防火墙的包过滤规则配置。若要。求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Ⅲ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为表中(1)~(4)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
(1)备选答案:
  • A.允许
  • B.拒绝
    (2)备选答案:A.192.168.1.0/24B.211.156.169.6/30
  • C.202.117.118.23/24
    (3)备选答案:A.TCPB.UDPC.ICMP
    (4)备选答案:A.E3→E2B.E1→E3 C E1→E2
    表3-1 防火墙的包讨滤规则
    序号
    策略
    源地址
    源端口
    目的地址
    目的端口
    协议
    方向
    1
     (1) 
     (2) 
    Any
    202.117.118.23
    80
     (6) 
     (7) 
【正确答案】(1)A (2)A (3)A (4)C
【答案解析】[分析]
由于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因此就需要对每个允许的网络通信操作配置一条策略为“允许”的访问规则,即(1)应该选择答案A(允许)。
根据题意,要使“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Ⅲ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并设置好了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其中内部所有主机显然是指区域C中的所有主机,因此是192.168.1.0网络,即(2)应该选择答案A(192.168.1.0/24):而访问Web服务器将使用HTTP协议,HTTP协议是基于TCP的,因此(3)应该选择答案A(TCP),而方向的源端显然是E1,而根据目标IP地址可知,它应该位于区域A,因此目标端应该是E2,因此(4)应该选择答案C(E1→E2)。
问答题 【问题2】
内部网络经由防火墙采用NAT方式与外部网络通信,表3-2中(5)-(7)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
(5)备选答案:
  • A.192.168.1.0/24
  • B.any
  • C.202.117.118.23/24
    (6)备选答案:A.E1B.E2C.E3
    (7)备选答案:A.192.168.1.1B.210.156.169.6C.211.156.169.6
    表3-2 防火墙的规则
    源地址
    源端口
    目的地址
    协议
    转换接口
    转换后地址
    192.168.1.0/24
    Any
     (5) 
    80
     (6) 
     (7) 
【正确答案】(5)B (6)B (7)C
【答案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内部网络(即192.168.1.0/24网络)经由防火墙采用NAT方式与外部网络通信。因此在访问任何外部主机时都需要进行NAT转换,即(5)应该选择B(any);而NAT转换都是在与外部连接的端口上进行的,即E2,因此(6)应该选择B;这一转换显然是将源IP地址替换成防火墙E2端口的IP地址,因此(7)应该选择C,即 211.156.169.6。
问答题 【问题3】
图3-1中 (8)适合设置为DMZ区。
(8)备选答案:
  • A.区域A
  • B.区域B
  • C.区域C
【正确答案】(8)B
【答案解析】[分析]
DMZ网络通常较小,处于Internet和内部网络之间,一般情况下,配置成使用Internet和内部网络系统对其访问会受限制的系统,例如堡垒主机、信息服务器、Modem组以及其他公用服务器。
而对于图3-1所示的网络而言,区域A显然是Internet网络,区域C是内部网络,因此适合设置为DMZ区的就是区域B。
问答题 【问题4】
防火墙上的配置信息如图3-2所示。要求启动HTTP代理服务,通过HTTP缓存提高浏览速度,代理服务端口为3128,要使主机PCI使用HTTP代理服务,其中“地址”栏中的内容应填写为 (9) ,“端口”栏中内容应填写为 (10)
【正确答案】(9)192.168.1.1 (10)3128
【答案解析】[分析]
对于代理服务器设置而言,IP地址就是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在本例中就是防火墙的IP地址,即192.168.1.1,而其端口号就是题意指定的代理服务端口3128。
问答题 【问题5】
NAT和HTTP代理分别工作在 (11) (12)
(11)备选答案:
  • A.网络层
  • B.应用层
  • C.服务层
    (12)备选答案:A.网络层B.应用层C.服务层
【正确答案】(11)A (12)B
【答案解析】[分析]
NAT,网络地址转换,就是指在一个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自定义的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合法IP地址。在网络内部,各计算机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讯。而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外部internet网络进行通讯时,具有NAT功能的设备(比如: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P地址)进行通信。
NAT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两种:一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不想让外部网络用户了解自己的网络结构和内部网络地址;二是从IP地址资源角度考虑,当内部网络人数太多时,可以通过NAT实现多台共用一个合法IP访问Internet。
在图3-9中展现了静态NAT的工作原理,从中不难看出它是对IP包进行操作,因此是工作在网络层。
[*]
而代理服务器的功能就是代理网络用户去获取网络信息。形象地说: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代理服务器能够让没有公网IP地址的电脑使用其代理功能高速、安全地访问互联网资源。当代理服务器客户端发出一个对外的资源访问请求时,该请求先被代理服务器识别并由代理服务器代为向外请求资源。由于一般代理服务器拥有较大的带宽、较高的性能,并且能够智能地缓存已浏览或未浏览的网站内容,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客户端通过代理服务器能够更快速地访问网络资源。从上面的描述中也不难发现,它是工作在应用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