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参考范文]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近年来,中国逐渐发展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很多商品都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烙印。而我们今后更应大力提倡“中国创造”,即不仅承担制造环节,而且要增强设计、物流、经营等方面的实力,循序渐进地走向“中国创造”。
首先,“中国制造”是必经之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无到有,本身底子就很薄,而“中国制造”给了中国很多接触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计理念和经营经验的好机会,让我们可以提前看到“创造”的未来,少走很多弯路,这也就为早日实现“中国创造”打下了技术的和经济的基础。通过“中国制造”可以让中国尽快完成资本、经验的积累。
其次,“中国创造”是发展的最终方向。只满足于“中国制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走向“创造”之路,形成自己的“6+1”的产业链,才能真正摆脱在“为人做嫁衣”同时还要受制于人,并且要承担环境、资源、劳动等沉重代价的悲苦境遇。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只有有了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只有有了“中国创造”的品牌,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
当然,“中国制造”这条路并不是简单地去抄袭他人,而是要“举一反三”,带着问题去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如果仅仅是抄袭,那我们将永远停留在“制造”阶段,白白浪费环境、资源、劳动力,为他人做嫁衣。以日本为例,日本也曾是“制造”基地,但在漫长的制造过程中,他们逐渐摸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领域,如今已经成功转型为“日本创造”,在电子、汽车等很多领域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羊。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我们必然经历的转变阶段,只有正视这个时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尽快使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