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公司是一家生产保健器材的公司,生产两种产品:传统产品和新型产品。公司只有一条生产线,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分批组织生产。公司实行作业成本管理,有关资料如下:
(1)作业同质组
G公司建立了五个作业同质组,有关说明如下:
①生产准备作业:包括设备调整和材料发放,属于批次水准的作业,公司以产品投产的批次数作为作业动因。
②机器加工作业:该项作业属于单位水准作业,由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设备折旧在成本库中所占比重较大,公司使用机器工时作为作业动因。
③产品组装作业:该项作业属于单位水准作业,由于耗用人工工时较多,公司使用人工工时作为作业动因。
④质量检验作业:传统产品的技术和质量都已稳定,每批产品只需抽检10%,新型产品则需逐件进行检查。公司以检验时间作为作业动因。
⑤市场推广作业:由于传统产品已进入成熟期,公司不采取广告方式扩大市场;新型产品尚处在成长期,公司每月通过广告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2)单位产品成本预算
G公司预先取得的长期资源是与机器加工作业相关的机器设备和厂房。机器加工作业每月可提供的加工工时为650小时,公司按此预算的单位产品成本预算如下:
单位制造成本 | 传统产品 | 新型产品 | ||||
耗用量 | 单价(元) | 成本(元) | 耗用量 | 单价(元) | 成本(元) | |
直接材料 | 2kg | 20 | 40 | 1.2kg | 40 | 48 |
作业成本: | ||||||
生产准备 | 0.025次 | 30 | 0.75 | 0.08次 | 30 | 2.4 |
机器加工 | 1小时 | 15 | 15 | 1.5小时 | 15 | 22.5 |
产品组装 | 2小时 | 5 | 10 | 3小时 | 5 | 15 |
质量检验 | 0.1小时 | 6 | 0.6 | 1小时 | 6 | 6 |
市场推广 | 0 | 2000 | 0 | 0.01 | 2000 | 20 |
单位成本合计 | 66.35 | 113.90 | ||||
销售单价(元) | 100 | 160 |
(3)公司2月份实际生产情况
公司2月份生产传统产品400件,新型产品100件,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传统产品发生直接材料成本16050元,新型产品发生直接材料成本4820元。2月份实际作业量和作业成本发生额如下:
作业名称 | 生产准备 | 机器加工 | 产品组装 | 质量检验 | 市场推广 | 合计 |
作业成本(元) | 558 | 8415 | 5566 | 868 | 1950 | 17357 |
作业动因数量 | 18 | 500 | 1100 | 140 | 1 | |
其中:传统产品耗用 | 10 | 400 | 800 | 40 | ||
新型产品耗用 | 8 | 150 | 300 | 100 | 1 |
(4)G公司3月份预测销售情况:
公司根据长期合同和临时订单预计的3月份的最低销售量为500件,其中传统产品390件,新型产品110件;最高销售为602件,其中传统产品452件,新型产品150件。
要求:
(1)采用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计算填列G公司传统产品和新型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结果填入答题卷第13页给定的表格内)。
(2)采用预算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分配时需计算成本差异调整率和调整额,将成本差异分配到有关产品),计算填列G公司传统产品和新型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结果填入答题卷第13页给定的表格内)。
(3)假设除与机器加工作业相关的机器设备和厂房外,其他资源都可按需随时取得,并且G公司可与客户协商减少部分临时订单的供应数量,计算为使G公司利润最大化,G公司可接受的临时订货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产品成本计算单(按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
单位:元
产品名称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作业成本 | 成本合计 | ||||
传统产品 | 16050 | 生产准备 | 机器加工 | 产品组装 | 质量检验 | 市场营销 | ||
新型产品 | 4820 | 310 | 6120 | 4048 | 248 | 0 | 26776 | |
248 | 2295 | 1518 | 620 | 1950 | 11451 |
(2)
产品成本计算单(按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
单位:元
项目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作业成本 | 成本合计 | ||||
生产准备 | 机器加工 | 产品组装 | 质量检验 | 市场营销 | ||||
传统产品: | ||||||||
已分配作业成本 | 16000 | 300 | 6000 | 4000 | 240 | 0 | 26540 | |
作业成本调整额 | 50 | 10 | 120 | 48 | 8 | 0 | 236 | |
合计 | 16050 | 310 | 6120 | 4048 | 248 | 0 | 26776 | |
新型产品: | ||||||||
已分配作业成本 | 4800 | 240 | 2250 | 1500 | 600 | 2000 | 11390 | |
作业成本调整额 | 20 | 8 | 45 | 18 | 20 | -50 | 61 | |
合计 | 4820 | 248 | 2295 | 620 | 620 | 1950 | 11451 |
生产准备作业差异调整率=[558-(0.75×400+2.4×100))]/(0.75×400+2.4×100)=1/30
机器加工作业差异调整率=[8415-(15×400+22.5×100))]/(15×400+22.5×100)=0.02
产品组装作业差异调整率=[5566-(10×400+15×100))]/(10×400+15×100)=0.012
质量检验作业差异调整率=[868-(0.6×400+6×100))]/(0.6×400+6×100)=1/30
市场推广作业差异调整率=(1950-100×20)/(100×20)=-0.01
(3)最低销售量下所需机器加工工时=390×1+110×1.5=555(小时)
最高销售量下所需机器加工工时=452×1+150×1.5=677(小时)
由于现有的作业能力650小时低于677小时,所以,企业不能按可实现的最高销量来组织生产,必须放弃一部分临时订单。
按照最低销售量剩余工时=650-555=95(小时)
传统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100-66.35)/1=33.65(元/小时)
新型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160-113.9)/1.5=30.73(元/小时)
由于传统产品单位小时边际贡献大于新型产品,所以优先考虑生产传统产品;
传统产品达到最高销售量需要的机器加工作业工时=(452-390)×1=62(小时)
生产传统产品的件数=62/1=62(件)
剩余工时=95-62=33(小时)
还能生产新型产品的件数=33/1.5=22(件)
G公司可接受的临时订货数量为生产传统产品为62件,新型产品为2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