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实践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错误,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二者的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题干未体现此哲学原理。
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因此科学的实践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科学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体现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项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题干未体现此哲学原理。
D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运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题干中主要讲的是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体现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