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甲乙丙3人约定每人各出资4万元合伙买一辆汽车跑运输,并在合伙协议中约定按出资比例进行盈余分配和债务的分担。合伙企业成立后,以后的几年内均有可观的盈利,3个合伙人也按照合伙协议进行了分配。2003年4月,因在承运过程中出了车祸,甲也受了轻伤,所运的水果也腐烂了,加上修车的费用,一共损失了10万元。3个合伙人分担完债务后,甲提出退伙,乙和丙均表示同意,并将其入伙时出资的4万元退给了甲。此后不久,乙和丙联合跑长途运输,赚了不少的钱。甲的妻子见状,于是便找到乙和丙说甲并不愿意退伙,还要和乙和丙一起合伙,乙当场表示了拒绝。但甲的妻子强行将4万元留下就走了。因为当时甲外出,乙和丙合计等甲回来再商量。但在此后的第10天,乙和丙在运输过程中又出车祸,不仅使整个汽车报废,而且撞坏了一家具店的诸多家具,共计损失14万元。甲回来得知此事后,找到乙和丙说他妻子做此事时根本没有和他商量,他本人根本就不想入伙,并要求将其妻所留的4万元退还给他。乙不同意,并要求甲分担此次车祸的经济损失。3人之间发生纠纷,乙和丙诉至法院。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多选题 甲在2003年4月车祸后提出退伙,他是否有效退出?{{U}} {{/U}}
  • A.甲已经有效退出合伙,因为乙和丙均表示同意
  • B.甲已经有效退出合伙,因为他已经明确作出了这样的意思表示
  • C.甲并未有效退出合伙,因为他没有征得其妻子的同意
  • D.甲是否有效退出合伙取决于甲再作出更加明确的意思表示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46条、第47条规定,合伙人退伙应当是依据合伙协议规定的退伙事项或者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并不是取决于退伙人的意思。甲提出退伙,另外两个合伙人乙和丙均表示同意,且退还了甲的出资,故甲已经退伙,不再是合伙人。
多选题 甲的妻子表示甲并不愿意退伙,并强行将4万元留下的行为产生何种法律效力?{{U}} {{/U}}
  • A.甲妻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乙和丙有理由相信甲愿意入伙
  • B.甲妻子的行为使甲重新成为合伙人,因为她已经将4万元钱交给乙和丙
  • C.甲妻子的行为不构成表见代理,因为夫妻在入伙事宜上并不当然享有代理权,甲自己没有作出这样的意思表示
  • D.甲妻子的行为没有使甲重新成为合伙人,因为乙和丙当场表示了拒绝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解析] 甲妻子的行为不构成表见代理,甲没有重新入伙,因甲自己没有重新入伙的意思表示,乙和丙也没有接受其入伙的意思表示。
多选题 对于第二次车祸的损失,甲是否承担责任? {{U}} {{/U}}
  • A.承担责任,因为甲的妻子已经将入伙的4万元留给乙和丙,甲应当对其妻子的行为承担这种投资带来的风险责任
  • B.承担责任,因为甲已经重新入伙,所以应当与其他合伙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 C.不承担责任,因为甲妻子的行为不能代表甲,应当由其妻子承担投资风险
  • D.不承担责任,因为甲并没有重新入伙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乙和丙没有接受甲入伙的意思表示,甲并没有重新入伙。所以,对于第二次车祸的损失,甲不应当承担责任。
多选题 如果合伙后来赢利了,甲是否有权利主张分配利润?{{U}} {{/U}}
  • A.有权主张,因为他的妻子已经代他作出了投资决策,他当然享有投资盈利
  • B.有权主张,因为甲已经是合伙人,当然有权分得合伙利润
  • C.无权主张,因为甲没有重新入伙,不能分配合伙利润
  • D.无权主张,因为还没有制定新的合伙协议,无法分配利润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如前所述,甲并没有重新入伙,因此不能分配合伙利润。在合伙亏损时,甲因为未入伙无须承担连带责任,同样在合伙盈利时,甲也不能分配利润。
多选题 营业地在我国的甲公司向营业地在英国的乙公司订购电脑2000台。合同规定,电脑价格为每台 600美元CIF上海,2004年7月2日纽约港装货,合同未约定法律适用问题。货物于2004年7月2日装船,但是外包装有破损。乙公司向船公司出具了货物品质的保函。船长应乙公司的请求,出具了清洁提单。乙公司据此从银行取得了货款。货物到达上海港后,甲公司发现,电脑外包装箱有严重破损,电脑亦受到损坏,遂向船方提出索赔。船公司出示了乙公司提供的保函,认为该事应由乙公司负责,并建议甲公司凭手中的保单向保险公司索赔。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可以选择哪几种救济方式?{{U}} {{/U}}
  • A.甲公司可以向船公司索赔
  • B.甲公司可以向乙公司索赔
  • C.若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对因为包装不当造成的货物损失也须承担赔偿责任,甲公司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
  • D.甲公司可以同时向保险公司和乙公司以及船公司索赔,并获得多倍赔偿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解析] 如保险合同有约定,甲公司可向保险公司索赔,还可向船公司索赔,也可向乙公司索赔。如保险合同无约定,甲公司可向船公司或乙公司索赔。但是在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在承保范围内向甲公司赔偿后,就代位取得向船公司索赔的权利,甲公司并不能获得多倍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