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就在今天上午,加仑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一些。因为教师还没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罗西。就是那个红头发,残了一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皮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的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的脸上转到另一个人的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上了一张长凳,装作两臂各跨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罗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笑,克罗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了,墨水瓶正砸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大家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
老师脸色苍白得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谁干的?”可怜的克罗西似乎感动了加仑,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是我。”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站起来吧。”克罗西站了起来,抽泣地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的。”“坐下吧,”老师说,“侮辱他的人,站起来。”四个人耷拉着脑袋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仑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仑的腮下,抬起他的头,老师注视着加仑的眼睛,对他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加仑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
围绕如下问题分析评论上述案例。
问答题 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处理班级内部一起学生欺负同伴的事件,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①集体主义教育。教师通过对弗兰提等四个同学的批评,对加仑赞赏,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是在教育学生团结友爱,要同情、帮助弱小者。
②自觉纪律教育。教师并不介意学生冒犯自己,他关心的是学生在教室里打闹,追查肇事者是在向学生表明他对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的重视,对学生进行了纪律教育。
③民主法制教育。当教师意识到学生可能因为害怕惩罚而不承认错误时,他立即表示不追究肇事者,以鼓励学生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使学生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问答题 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这位教师在处理这起欺负事件、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①表扬和批评的方法。教师对一些犯错误的同学进行了批评,并表扬了加仑,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②榜样示范。教师当众表扬加仑也是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启发全体学生像加仑一样富有同情心。
③说理教育。教师在批评弗兰提等人是懦夫、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卑鄙的行为时,作了简单的解释:“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这实质是向学生晓之以理。
④言传身教。这位教师爱憎分明,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这位教师还是一个相当宽容的人,不但没有怪罪弄脏他衣服的人,而且最终原谅了那四个顽皮的学生。
总之,这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会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该教师的方法也有不合理之处。首先,受批评的学生能否理解教师的说理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席话,这样的说理教育就会变成说教;其次,教师当着克罗西的面说他是一个不幸的人,无力自卫的人,是否恰当,也是值得商榷的。
问答题 这个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这个案例反映的是一种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这位教师把自己看成是道德上的权威,因而非常积极主动的对学生谆谆教导。
②这位教师把学生看成道德容器,学生被动地接受着教师得到的教导和道德评价。
③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自由的讨论,也缺乏和教师的平等对话、交流,体现出一种不甚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