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信息系统的组装测试中,模块自顶向下的组合方式如下图所示,按照先深度后宽度的增量测试方法,测试顺序为______。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组装测试的基本知识。组装测试也被称为集成测试。通常组装测试有两种方法:非增量式集成和增量式集成。增量式测试技术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增量测试方法。而自顶向下的增量方式是模块按照程序的控制结构,从上到下的组合方式,在增加测试模块时有先深度后宽度和先宽度后深度两种次序。先深度后宽度的方法是把程序结构中的一条路径上的模块相组合,上图的测试顺序是M1—M2—M4—M3—M5—M6。
单选题
在进行新旧信息系统转换时,______的转换方式风险最小。
- A.直接转换
- B.并行转换
- C.分段转换
- D.分块转换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对于系统分析说明书中提出的可靠性要求,通常使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可靠性: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和因故障而停机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s,MTTR)。
单选题
新旧信息系统的转换方式不包括______。
- A.直接转换
- B.逐个模块转换
- C.并行转换
- D.分段转换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试运行和转换的基本知识。
系统的试运行是系统调试工作的延续。新系统试运行成功之后,就可以进行系统和旧系统之间互相转换。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方式有3种,分别是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和分段转换。
单选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 A.解决管理问题,侧重于对IT技术管理,服务支持以及日常维护等
- B.解决技术问题,尤其是对IT基础设施本身的技术性管理工作
- C.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与信息系统整体部署的有机结合
- D.提高企业的业务运作效率,降低业务流程的运作成本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即有硬件建设,也有软件建设;既包括组织建设,也需要员工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它不仅仅是部门内部的建设,更是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因此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各种不同业务信息系统间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一种有机结合,选择C。
单选题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发展政策、______、电子政务发展政策、信息化法规建设等四个方面。
- A.信息产品制造业政策
- B.通信产业政策
- C.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 D.移动通信业发展政策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发展政策、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电子政务发展政策和信息化法规建设4个方面。
①信息技术发展政策。信息技术是第一推动力,信息技术政策在信息化政策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包括通信产业政策和信息产品制造业政策两类。
③电子政务发展政策。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
④信息化法规建设。在制定信息化政策时,信息化立法是基础。
单选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成本支出项目多且数额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支出项目中,系统切换费用属于______。
- A.设备购置费用
- B.设施费用
- C.开发费用
- D.系统运行维护费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信息系统不断被功能更强大的新系统所取代,所以需要系统转换。系统转换,也就是系统切换与运行,是指以新系统替换旧系统的过程。系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运行成本。其中设备购置费用、设施费用、软件开发费用属于固定成本,为购置长期使用的资产而发生的成本。而系统切换费用属于系统运行维护费用。
单选题
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各种不同业务信息系统间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______。
- A.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 B.技术提升
- C.信息管理标准化
- D.数据标准化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司级的数据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即有硬件建设,也有软件建设;既包括组织建设,也需要员工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它不仅仅是部门内部的建设,更是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因此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各种不同业务信息系统间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单选题
面向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管理,______,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标准、规范、法律制度的制订与实施等。
- A.信息资源的效率管理
- B.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
- C.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
- D.信息资源的损耗管理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一个信息系统就是信息资源为实现某类目标的有序组合,因此系统建设与管理就成了组织内信息资源配置与运用的主要手段。面向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信息系统的管理,包括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评价。
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标准、规范、法律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③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管理。
④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
⑤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单选题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不是把资源整合起来就行了,而是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______。
- A.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
- B.有效、强大的市场分析
- C.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
- D.信息资源的标准和规范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不是把资源整合起来就行了,而是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其次是架构问题,在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规划是以建设进程为主线,在信息资源管理阶段,规划应是以架构为主线,主要涉及的是这个信息化运营体系的架构,这个架构要消除以往分散建设所导致的信息孤岛,实现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交换和使用,提升系统效率,达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
单选题
违反______而造成不良后果时,将依法根据情节轻重受到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 A.强制性国家标准
- B.推荐性国家标准
- C.实物标准
- D.推荐性软件行业标准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GB 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违反该标准而造成不良后果时,将依法根据情节轻重受到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单选题
为了便于研究和应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属性将标准进行分类。根据适用范围分类,我国标准分为______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我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又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它们分别具有其代号和编号,通过标准的代号可确定标准的类别。
单选题
按制定标准的不同层次和适用范围,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______制定的标准是国际标准。
- A.IEEE和ITU
- B.ISO和IEEE
- C.ISO和ANSI
- D.ISO和IEC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团体制定、公布和通过的标准。通常,国际标准是指ISO、IEC以及ISO所出版的国际标准题目关键词索引(KWIC Index)中收录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发布的标准等。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没有强制的含义,各国可以自愿采用。
单选题
上海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在其行政区域内是______。
- A.强制性标准
- B.推荐性标准
- C.自愿性标准
- D.指导性标准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标准化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按照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上海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在其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
单选题
以下我国的标准代码中,______表示行业标准。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我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GB是指国家标准,GJB是指国军标,属于行业标准,DB11是地方标准,Q是指企业标准。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
下列标准中,______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 A.GB 8567-1988
- B.JB/T 6987-1993
- C.HB 6698-1993
- D.GB/T 11457-200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我国1983年5月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13个分技术委员会,其中程序设计语言分技术委员会及软件工程技术委员会与软件相关。现已得到国家批准的软件工程国家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文档标准: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GB/T 9386-1988。
因此,《GB 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单选题
《GB 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是______标准。
- A.强制性国家
- B.推荐性国家
- C.强制性行业
- D.推荐性行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我国1983年5月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13个分技术委员会,其中程序设计语言分技术委员会及软件工程技术委员会与软件相关。现已得到国家批准的软件工程国家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文档标准: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GB/T 9386—1988)。
因此,《GB 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单选题
下列标准代号中,______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的代号。
- A.SJ/T
- B.Q/T11
- C.GB/T
- D.DB11/T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依据我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又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它们分别具有其代号和编号,通过标准的代号可确定标准的类别。行业标准是由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公布适应于其业务领域标准,其推荐性标准,由行业汉字拼音大写字母加“/T”组成,已正式公布的行业代号有QJ(航天)、SJ(电子)、JB(机械)和JR(金融系统)等。试题中给出的供选择答案,分别依序是行业推荐性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和地方推荐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