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10%计提盈余公积。在2016年5月在财务检查中发现下列问题:
(1)2015年年末某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305万元。经检查,该库存商品的预计售价为26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5万元。当时,由于疏忽,将预计售价误为36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2015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800万元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年末尚未出售,12月末的收盘价为740万元。甲公司按其成本列报在资产负债表中。
(3)甲公司于2015年1月1日支付3000万元对价,取得了丁公司80%股权,实现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丁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子公司。2015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甲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确认了投资收益400万元。
(4)2015年1月甲公司从其他企业集团中收购了100辆出租汽车,确认了出租汽车牌照专属使用权800万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甲公司从2015年起按照10年进行该无形资产摊销。经检查,出租汽车牌照专属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假设按照税法规定,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5)2015年8月甲公司收到市政府拨付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200万元,甲公司将其计入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此笔贴息由于计入了资本公积,未作纳税调整,当年没有申报所得税。
要求:将上述发现的问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差错更正。
【正确答案】对于前期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具体更正如下: (1)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260-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5=255(万元);由于存货账面余额305万元,高于可变现净值255万元,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 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3.5×10%) 3.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2)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 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45×10%) 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 (3)对子公司的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甲公司应冲回确认的投资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投资收益)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损益调整) 4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400×25%) 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00 (注: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冲回)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00×10%) 3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 (4)对于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不摊销,甲公司应冲回已摊销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800÷10) 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8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80×25%) 2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 贷: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80×10%) 8 (5)收到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属于政府补助,应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 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 2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25%) 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