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露天环境、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东北落叶松制作的轴心受拉杆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单选题
若截面为正方形,无孔洞,所受轴向拉力设计值为226kN,则杆件的边长尺寸(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查《木结构设计规范》表4.2.1-1、表4.2.1-3,东北落叶松适用的强度等级为TC17B,顺纹抗拉强度为.ft=9.5N/mm2。
查表4.2.1-4、表4.2.1-5,露天环境的强度调整系数为0.9;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强度调整系数为1.00。
根据规范公式(5.1.1),N=ftAn。
当边长小于150mm时,调整后的ft=9.5×0.9×1.00=8.55N/mm2
杆件的边长为:[*],大于150mm,不符合要求。
当边长不小于150mm时,调整后的ft=9.5×0.9×1.00×1.1=9.405N/mm2
杆件的边长为:[*]故与c项最接近,其余各项均不接近。
[点评]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表4.2.1-1、表4.2.1-3查出顺纹抗拉强度,由表4.2.1-4、表4.2.1-5查出露天环境及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注意若干条件同时出现时,这些系数应连乘。规范第4.2.3条第2款规定了当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不小于150mm时,木材强度设计值可以提高10%。
单选题
若杆件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160mm,沿纵向有两个螺栓孔洞相距200mm,孔洞直径为25mm,则此杆件轴向拉力设计值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题31,当构件边长不小于150mm时,《木结构设计规范》第4.2.3条第2款规定了当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不小于150mm时,木材强度设计值可以提高10%。调整后的ft=9.5×0.9×1.00×1.1=9.405N/mm2。
本题中杆件毛截面面积A=1602=25600mm2
净截面面积An=25600-160×25=21600mm2
根据规范公式(5.1.1),杆件的承载力设计值为:
N=ftAn=9.405×21600=203148N=203kN
故与B项最接近,其余各项均不接近。
[点评]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第4.2.3条第2款,当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不小于150mm时,木材强度设计值可以提高10%,根据第5.1.1条,轴心受拉构件的净面积计算时,应扣除分布在160mm长度上缺孔投影面积,本题沿纵向有两个螺栓孔洞相距200mm,予以扣除一个。
单选题
对夹心墙中连接件或连接钢筋网片作用的理解,以下哪项有误?
- A.协调内外叶墙的变形并为叶墙提供支撑作用
- B.提高内叶墙的承载力,增大叶墙的稳定性
- C.防止叶墙在大的变形下失稳,提高叶墙承载能力
- D.确保夹心墙的耐久性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夹心墙中连接件或连接钢筋网片的作用,见《砌体规范》第6.2.15条和第6.2.16条的条文说明。A、B、C三项均符合该条文说明,但D项不符合,因此正确选项为D。
[点评]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夹心墙中连接件或连接钢筋网片能协调内、外叶墙的变形,为内叶墙提供一定的支持作用,提高了内叶墙的承载力和增加了叶墙的稳定性。在往复荷载作用下,连接件或连接钢筋网片能在大变形情况下防止外叶墙失稳破坏,使内外叶墙变形协调、共同工作,防止已开裂的墙体在地震作用下脱落倒塌。
单选题
某三层砌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其第二层纵向各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值(kN/m)见表6-34-1,该层纵向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为V
E=450kN,试问,墙段3应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
E3(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二层纵向各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值 表6-34-1
|
墙段编号 |
1 |
2 |
3 |
4 |
单个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Ki |
0.0025E |
0.005E |
0.01E |
0.015E |
各类墙段的总数量 |
4 |
2 |
1 |
2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抗震规范》第5.2.6条规定,墙段承受的水平地震剪力按墙段的层间等效刚度分配:
[*]
[点评] 《抗震规范》第5.2.6条第1款规定,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屋)盖等刚性楼(屋)盖建筑,宜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分配楼层水平地震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