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单层单跨工业厂房建于正常固结的黏性土地基上,跨度27m,长度84m,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厂房基础完工后,室内外均进行填土;厂房投入使用后,室内地面局部范围有大面积堆载,堆载宽度6.8m,堆载的纵向长度40m。具体的厂房基础及地基情况、地面荷载大小等如图所示。
单选题 计算附加沉降量等效均布地面荷载
地面堆载为q1=30kPa;室内外填土重度均为γ=18kN/m3。试问:为计算大面积地面荷载对柱1的基础产生的附加沉降量,所采用的等效均布地面荷载qeq(kPa)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注意对称荷载,可减少计算量。
  • A.13
  • B.16
  • C.21
  • D.3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规》(GB 50007—2011)第N.0.4条,
《地规》表N.0.4地面荷载换算系数βi
区段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0.30 0.29 0.22 0.15 0.10 0.08 0.06 0.04 0.03 0.02 0.01
注:(1)a、b见《地规》表7.5.4;
(2)i取0~10的含义见《地规》N.0.4。
应按[*]对βi取值。对于柱1,室内、室外填土对称,只需要考虑堆载的影响。按照0.5倍基础宽度分区段后,堆载位于2~5段。
等效均布地面荷载
[*]
[考点] (1)大面积地面荷载对基础产生的附加沉降量计算;(2)地面荷载换算系数βi的取值。
单选题 地基附加沉降允许值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规》(GB 50007—2011)第7.5.5条,地面荷载的纵向长度a=40m,厂房跨度方向基础底面边长b=3.4m,采用内插法得。 由地面荷载引起柱1基础内侧边缘中点的地基附加沉降允许值 [*] 柱1基础内侧边缘中点。 [考点] 线性内插法。
单选题 土体的抗剪强度
已知地基②层土的天然抗剪强度τf0为15kPa,三轴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求得的土的内摩擦角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处规》(JGJ 79—2012)第5.2.11条,
地面填土3个月时地基中A点土体的抗剪强度
τftf0+ΔσzUttan[*]=15+12×50%×tan12°=16.3(kPa)
(1)天然抗剪强度;(2)土的内摩擦角;(3)附加竖向应力;(4)固结度。
[考点] 土体的抗剪强度计算。
单选题 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
拟对地面堆载(q1=30kPa)范围内的地基土体采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方案。已知水泥搅拌桩的长度为10m,桩基进入③层黏土2m,水泥搅拌桩的面积置换率m为10%,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为150MPa。试问:处理后的②层土范围内的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Esp(M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A.15.0
  • B.16.6
  • C.17.7
  • D.18.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地处规》(JGJ 79—2002)第11.2.9条,计算②层土范围内的Esp处理后的②层土范围内的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
Esp=mEp+(1-m)Es=10%×150+(1-10%)×1.8=16.62(MPa)
若按照③层考虑,则得
Esp=mEp+(1-m)Es=10%×150+(1-10%)×3.5=18.15(MPa),错选D。
(1)面积置换率m;(2)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3)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Esp
[考点] 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Esp
①《地处规》(JGJ 79—2012)无类似条文。
单选题 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并已知搅拌桩的直径为600mm,水泥土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fcu=1500k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3,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α=0.5。试问: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A.127
  • B.153
  • C.235
  • D.25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桩体横截面面积[*]
根据《地处规》(JGJ 79—2002)式(7.3.3),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ηfcuAp=0.3×1500×282.6×10-3=127.2(kN)
水泥搅拌桩属于有粘结强度的增强体桩,取αp=1.0,根据《地处规》式(7.1.5-3),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
Ra应取二者较小者,即Ra=127.2kN。
如果仅考虑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
错选C。
(1)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2)强度折减系数η;(3)承载力折减系数α;(4)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
[考点] (1)Ap的计算;(2)Ra的计算与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