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何谓理学?它是如何形成的?
【正确答案】(1)“理学”也被称为“道学”,是宋明时期的主要学术形态。儒学发展到宋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对抗佛道二教,宋儒一反汉唐繁琐的章句训诂之学,而以阐发义理、探究性命之道为主。他们有些人把“理”或“天理”作为宇宙的本原、最终法则。因此他们的学问被称为“理学”。又因为他们常把“道”、“理”并称,提倡道统,所以《宋史》专门立《道学传》,入传者就是这些学者及其门人,所以又有人称此时期儒学的主要学问为道学。另外,相对先秦时期的儒学,此时期的儒学有一些明显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儒学又被称为“新儒学”。 理学中的理,除了少数地方具有法则、规律的意义以外,大多数时候是被理解成宇宙的最高范畴。如二程就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朱熹也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此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不得存亡加减。甚至世界毁灭了,“毕竟此理却是在这里”。 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二程说:“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朱熹也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即此理无处不在。 和以往时期的哲学相比,理学以儒学为主,吸收了佛、道二教的思想,丰富了儒学的功夫论、心性论和境界论,同时摒弃了佛、道二教消极、出世的思想,将其转换为一种人世的思想,标志着中国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理学开创于北宋初期。胡瑗、孙复、石介等人提倡以“仁义礼乐”为本,反对繁琐的章句训诂之学,以阐发义理为主,力求回复到圣人之道。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可以算得上是理学的先驱,因此他们被后来的理学家尊为“北宋三先生”。理学的开山祖师是周敦颐。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把“太极”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宇宙生成和万物化生的过程,提出了“主静立人极”的功夫论和人生理想;同时,将《中庸》、《易传》结合起来,提出了“诚”、“神”、“几”、“无欲”等重要概念。张载则以气作为宇宙的本原,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思想。他还提出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心统性情”,“民胞物与”,“德性之知”、“闻见之知”等重要命题,为后来的理学家所称道。理学的真正奠基人是二程兄弟,他们首先把“理”或“天理”作为其学说的最高范畴。程颢说:“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他提出了“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其知”等重要的功夫论和方法论。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将周敦颐、二程、张载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都融合为一个整体,对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还注释了很多经典,其中《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以后成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他还编纂了《伊洛渊源录》、《近思录》等重要理学著作。 与朱熹同时,还有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提倡“发明本心”、“先立乎其大”的易简功夫,甚至说“宇宙就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上提倡以尊德性为主而去做道问学的功夫。陆九渊的这种倾向,在明代被王阳明发挥到极致。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外物理”,在知行的关系上主张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作为学问的头脑。其学说在中晚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