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采用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d=2.0m,地基剖面如图所示,场地土层勘察资料如表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4.50kN,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
单选题
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抗震承载力是______kPa。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因为持力层为黏性土层,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200kPa,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4条,具体步骤如下: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fak+ηbγ(b-3)+ηdγm(d-0.5)=200+0+1.6×18.0×(2-0.5)=243.2kPa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2条,得地基抗震承载力:
faE=ζafa=1.3×243.2=316kPa。
单选题
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对地基液化判别,应采取______的抗液化措施。
- A.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 B.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
- C.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 D.可不采取措施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5条,求得液化指数IlE=7+5+3=15,根据4.3.5可知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中等,根据表4.3.6可知,选择丙类建筑所采取的抗液化措施。
单选题
对液化土层进行砂石桩挤密处理,砂石桩直径400mm,正方形排列,要求将孔隙比从0.9降低到0.7,则砂石桩间距为______m。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8.2.2条,由题可知e0=0.9,e1=0.7,d=0.4m,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可取修正系数为ξ=1.1,将数据代入正方形布置砂石桩间距计算公式则可得砂石桩的间距为:
[*]
单选题
某PHC管桩,桩径500mm,壁厚125mm,桩长30m,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6×10
6kPa(视为常量),桩底用钢板封口,对其进行单桩静载试验并进行桩身内力测试。根据实测资料,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桩端阻力为1835kPa,桩侧阻力如图所示,试问该PHC管桩在极限荷载条件下,桩顶面下10m处的桩身应变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桩端阻力为1835kN,在桩顶面下10m处,桩的轴力为
[*]
则相应的应变为[*]
单选题
土石坝下游有渗漏水出逸,在附近设导渗沟,用直角三角形量水堰测其明流流量,实测堰上水头为0.3m,如图所示。按照《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994)提供的计算方法,试问该处明流流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_____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994)附录D第D.2.3.1条,当采用直角三角形量水堰时流量Q为:Q=1.4H5/2=1.4×0.35/2=1.4×0.049=0.069m3/s。
单选题
某场地钻孔灌注桩桩身平均波速值为3555.6m/s,其中某根柱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下图所示,对应图中时间t
1、t
2和t
3的数值分别为60.0、66.0和73.5ms。试问在混凝土强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桩桩长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______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t3为桩底反射位置。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第8.4.1条,[*]L=[*]
单选题
某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桩长为8m,其低应变反射波动力测试曲线如图所示。问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及桩身波速值符合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______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第8.4.1条,波速[*]Ⅰ类桩。
单选题
已知钢管桩外径0.8m,内径0.76m,材料质量密度ρ=7800kg/m
3,纵波波速C=5120m/s,则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桩的力学阻抗分别为______。
- A.2.10×105MPa;2014.6kN·s/m
- B.2.05×105MPa;1952.3kN·s/m
- C.2.80×105MPa;2014.6kN·s/m
- D.2.80×105MPa;1789.5kN·s/m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式(9.3.2),材料的弹性模量E=C2ρ=51202×7800=2.04×105MPa;
根据式(9.4.9-2),桩的力学阻抗Z=EA/C=2.04×1011×0.049/5120=1952.3kN·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