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人口老龄化的含义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①人口老龄化含义
它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包括两个方面:
a.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b.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将老龄化看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
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未富先老”等特征。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农村人口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断层局面。
(2)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是指由政府、集体或者社区组织实施,凡是符合投保条件的农村居民都可以参加的一种福利性养老保险,其重要特点是资金由政府、集体、个人等多方负担。
(3)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险间的关系
人口老龄化要求农村建立全方位、对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老年保障形式是家庭养老。随着农村集体保障制度和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减弱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使农村地区养老模式面临挑战,因此,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