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工业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项目建设投资28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
(3)项目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4)该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5)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为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40%。
[问题]
(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小数)
问答题
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正确答案】第2年应计利息=[0+(1800-1000)/2]×6%=24(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为24万元。编制的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见表。
[*]
运营期前5年采用等额本金偿还法,每年应还本金为:(800+24)/5=164.8(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及无形资产年摊销费。
【正确答案】固定资产年折旧费=(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2800+24)×85%×5%+(10-8)×228.038=576.096(万元):
无形资产年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编制运营期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正确答案】编制的运营期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见表。
[*]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正确答案】第4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0.56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
【答案解析】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建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及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的编制。建设期贷款利息可以按照建设期各年投资计划和贷款额度来计算。在计算建设期的利息时,当总贷款是分年均衡发放时,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可按当年借款在年中支用考虑,即当年贷款按半年计息,上年贷款按全年计息。计算公式为:
[*]
由此可以分别计算出第1年和第2年建设期贷款利息,两者之和即为建设期贷款利息。由于项目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且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可以以建设期贷款利息为基础,按照等额本金偿还法计算建设期借款(即长期借款)各年还款本息,以此为基础编制还本付息计划表。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及无形资产年摊销费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余值和流动资金的回收均在计算期最后一年。固定资产余值回收额为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中最后一年的固定资产期末净值。流动资金回收额为项目正常生产年份流动资金的占用额。根据固定资产残值率和折旧年限计算固定资产残值和年折旧费,根据无形资产原值及摊销年限计算年摊销费。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运营期费用估算表的编制。总成本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因生产和销售产品发生的全部费用。总成本费用可以按照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估算法计算,也可按生产要素估算法进行计算。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人工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这样就可以计算出运营期总成本的费用。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根据运营期第4年的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分布比例,销售价格、设计生产能力等数据计算产量盈亏平衡点。其计算公式为:BEP(Q)=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然后进行盈亏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