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现在不少地方喜欢举办“烧钱晚会”,晚会精美盛大,却引发群众不满,对此请你谈谈看法。
【正确答案】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我国的文化事业日益蓬勃兴盛,文艺晚会不断创新、发展,规模盛大、制作精美的晚会也屡见不鲜。这些晚会、文艺演出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文艺晚会、节庆演唱的一股奢靡风气,被群众称为“烧钱晚会”。这些晚会和演出过多过滥,一味追求大场面、大舞美、大制作,奢华浪费、竞相攀比。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利用财政出资或摊派资金等方式举办“烧钱晚会”,在奢靡铺张的风气下,实质是地方官员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一些利益相关方还可从这巨大的蛋糕中分得一杯羹。这种晚会的举办,其实损害了群众利益,很容易助长不正之风,影响党和政府的正面形象,引发群众不满,也违反了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指示精神。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各级政府必须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制止豪华铺张,鼓励节俭办晚会,整治“眼球上的浪费”现象。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从思想观念入手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各地党委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节庆观,带头把制止豪华晚会和节庆演出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杜绝铺张浪费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落实好厉行节约的中央精神。尤其是要破除错误的“面子”观点和畸形消费观,有些单位认为,不大场面就不能“撑面子”,不多花钱就难以“提档次”,这种错误的想法应该得到遏制,而应该把是否服务于群众、得到群众认可作为政府最大的成绩,而不是形式上的盛大庆祝活动。 其二,要加强管理和约束,把好文艺晚会和节庆演出的立项关、内容关、监管关,切实担负起管理责任。尤其要严格控制晚会经费预算,压缩不必要的开支,防止单位和个人利用晚会谋取私利。同时加大打击处罚力度,对耗资巨大、奢华浪费的晚会要追究到人、严肃查处。 其三,要重点加强资金管理和财务监督,从资金预算审批、使用监管、事后审计、透明公示等多环节加强监督。以严格的财务控制来保障实际效果,不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高价请演艺人员,坚决刹住滥办节会演出、滥请高价“明星”“大腕”的歪风。 其四,媒体要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精神,宣传报道崇尚艺术、不尚奢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晚会和节庆演出,鼓励演出节目出新出彩,鼓励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其五,加强舆论监督,对大操大办、奢华浪费的文艺晚会和节庆演出予以曝光。欢迎群众检举监督,对监督渠道要多元化,实现监督的有效化。 相信通过系统而严格的制度执行,通过教育引导与观念转变,我们可以期待,各地的“烧钱晚会”将得到大幅度削减、遏制,“八项规定”中厉行节约的思想必将产生实际效果,“眼球上的浪费”现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