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地铁工程总投资83.82亿元,线路正线全长19.2km,全部为地下线,17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1146m,最大站间距1520m,最小站间距805m,车辆段占地总面积约25hm2,主要承担车辆停放及日常保养、车辆检修、列车救援、设备维修、材料供应和技术培训等任务。营运时间拟定为5:00~23:00,全天营运18h,其余时间用于设备维护和检修。初期、近期、远期均拟采用6辆编组,高峰时段分别以5min(12对/小时)、3.33min(18对/小时)和2min(30对/小时)为间隔。设计最大运能分别为初期1.44万人/小时,近期2.59万人/小时,远期4.32万人/小时。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疏干降水,同时还涉及施工拆迁和城市道路的局部开挖、弃土的堆放等。
问答题
施工期和营运期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在施工期可能产生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弃土、施工废水、地下水疏干以及阻碍交通等影响。
在营运期可能产生车站风亭异味、车站风亭和车辆段噪声、列车运行振动、车站生活污水、车辆段维修洗车生活废水、地下线路对地下水阻挡等。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简述施工期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正确答案】对于地铁建设项目而言,一般在施工期间所集中表现出来的电磁辐射污染源不是项目本身所造成的,而是施工期间工程的载重汽车以及电动工具所造成的。随着城市电视信号闭路化,这种影响将明显降低。地铁交通干线附近住宅的电视机、收音机等,常常要受到汽车杂波的干扰,对于一般电视机而言,城市里汽车杂波对电视机的干扰范围大致为30m,而高增益电视接收设备则在更远的范围内受到影响。
因此相应的环保措施是:由于地铁施工期间载运车辆所造成的30m距离范围内居民环境电视信号的干扰,建议行驶路线避开居民区、高峰期不要与电视收看时间冲突。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简述营运期社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正确答案】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在营运期主要表现在建成后车站、风亭等地面构筑物可能会对整个城区的总体景观造成影响。
相应的环保措施有:车站及风亭等地面构筑物设置,其结构形式及外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避免对城市景观产生影响,同时搞好车站及风亭周围环境的绿化设计。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简述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正确答案】地铁工程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大量的工程弃土、拆迁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水泥包装袋、钢筋边角料和各种施工剩余废物料等。
采取的相应环保措施有:
(1)采用严格的管理手段,减少建筑垃圾的生成量;
(2)控制建筑垃圾的不合理流向,定期检查;
(3)对于施工中含有油漆、涂料、沥青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要及时收集,减少弃失量,并送到指定垃圾场;
(4)工程的弃土要安排合理的流向,尽量使之资源化,以减少对城市垃圾场的占用;
(5)为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应精心组织施工,先后有序,后序施工点开挖的土方应作为前期施工点的回填土方,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可节约工时和资金,对繁华地段的施工尤为重要;
(6)回填土方场周围应加护墙护板,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及堵塞排水管道;
(7)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应保持箱体完好、有效遮盖,运输过程中不得撒漏;
(8)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
(9)弃土期应尽量集中并避开暴雨期,要边弃土边压实,弃土完毕后应尽快复垦利用;
(10)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定期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