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18年,甲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元,并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1)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00万元自公开市场购入一项股权投资,甲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购入时另支付手续费10万元。12月31日,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
    (2)3月1日,甲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债务担保,确认预计负债100万元。税法规定,关联方因债务担保确认的损失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3)12月31日,甲公司发现其持有的一项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甲公司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后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0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预计发生的处置费用为40万元,当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与计税基础相同)。税法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在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
    (4)甲公司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至12月31日,已发生研发支出9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发生支出3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1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500万元,至2018年年底,该项目仍在进行中;税法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
    (5)其他资料:甲公司当年发生广告费用及业务宣传费共计500万元,销售收入为25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以后年年度结转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影响。
    要求:
问答题     根据资料(1),编制甲公司与该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确定该项金融资产在201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以及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编制相关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210 贷:银行存款 210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00-210)90 贷:其他综合收益 90 2018年12月31日,该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300(万元)。 计税基础=210(万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0-210)×25%=22.5(万元)。 借:其他综合收益 2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2.5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3),确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计算甲公司应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确定该项固定资产在201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编制相关分录。
 
【正确答案】甲公司预计该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400(万元)。 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500-40=460(万元)。 因此,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460万元。 甲公司应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600-460=14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4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0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40×25%=3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5 贷:所得税费用 35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2018年12月31日自行研发新技术时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判断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2018年12月31日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500×175%=875(万元)。 对于此项开发支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理由:该项暂时性差异属于初始确认时产生的,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甲公司2018年应确认的应交所得税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应纳税所得额=1000+100+140-(300+100)×75%+500-2500×15%=1065(万元)。 应交所得税=1065×25%=266.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66.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6.25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