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
某一汉字CRT显示器(字符方式显示),可显示3000个汉字,每字以11×16点阵组成,字间间隔一点,两排字间隔4线,32字/排,12排/屏。一个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帧频50Hz。帧回扫和行回扫均占扫描时间的20%(扫描时间包括正扫和回扫)。试求:
【正确答案】VRAM存储器存储汉字的编码,因为一屏可显示32×12=384字,每个汉字的编码占2个字节,所以VRAM的容量=32×12×2B=768B。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ROM存储器存储汉字的行点阵信息,因为总共可显示3000个汉字,每个汉字以11×16点阵组成,字间间隔一点,所以ROM的容量=3000×12×16=72000B。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各计数器的位数分别是多少?时钟频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排计数器:汉字可显示12排,根据帧回扫占扫描时间的20%,可求得回扫占3排时间,所以一共是15排,则排计数器需要4位。 行计数器:每个汉字点阵16行,两排字间隔4行,故一排汉字共用20行,行计数器需要5位。 字计数器:每排32个字,根据行回扫占扫描时间20%,可求得回扫为8个字时间,故共40个字,则字计数器需用6位。 点计数器:每个字的点阵是11列,加上间隔1点,共12点,故点计数器为4位。 这样时钟频率为:15×20×40×12×50Hz=7200000Hz=7.2MHz。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在实现文件系统时,每个盘块为512B。假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文件控制块占64B。为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可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通常将文件控制块分解成两部分,第1部分占10B(包括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其中文件名占8B;第二部分占56B(包括文件内部号和文件其他描述信息)。
(1)假设某一目录文件共有254个文件控制块,试分别给出采用分解法前和分解法后,查找该目录文件中的某一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
(2)一般地,若目录文件分解前占用n个盘块,分解后改用m个盘块存放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部分,请给出访问磁盘次数减少的条件。
【正确答案】(1)由于每个盘块为512B,某一目录文件共有254个文件控制块,每个文件控制块占64B。 采用分解法前:一个盘块可存放512/64=8个目录项,则254个文件控制块要占254/8=32个磁盘块。平均查找一个目录项需访问磁盘块数为其块数的一半:32/2=16个。 采用分解法后,将文件控制块分解成两部分,第1部分占10B(包括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第2部分占56B(包括文件内部号和文件其他描述信息)。一个盘块可存放512/10≈51个目录项。这样254个目录项要占254/51≈5个磁盘块。平均查找一个目录项需访问磁盘5/2≈3次,由文件内部标识可知文件控制信息所在的磁盘块号,再访问一次磁盘,得到文件控制信息。故共需3+1=4次访问磁盘。 (2)由分解法计算可知,若文件控制信息长度L占用的字节数大于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部分占用的字节数K两倍以上,即L>2K时,采用分解法查找该目录文件中的某一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将减少。这是因为分解后虽然占用两部分空间,但查找文件控制信息是通过计算得到的。故条件是n>2m。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一个2Mbit/s的网络,线路长度为1km,传输速度为20m/ms,分组大小为100B,忽略应答帧大小。如果采用简单停一等协议,问实际数据速率是多少?信道利用率是多少?如果采用滑动窗口协议,问最小序号位是多少?
【正确答案】发送延迟=(8×100)/(2×106)=0.4ms,传播延迟=(1000m)/(20m/ms)=50ms,1帧发送完后等待1个RTT,然后发送另一帧。 周期长度=0.4ms+50ms×2=100.4ms,1个周期内发送1帧。 实际数据速率=(8×100b/帧×1帧)/100.4ms=7968bit/s 信道利用率=7968bit/s/(2×106)bit/s=0.3984% 如果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可连续发送的帧的个数为 (周期长度)/(分组发送时间)=100.4ms/0.4ms=251<256=28 所以,最小序号位为8位。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