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课程标准内容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调查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讨论共同设计一条珍惜资源的宣传标语。
材料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课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2)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1)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该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并简单说明依据。

(2)请根据课程标准建议,设计一个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探究活动。

  • 1、
【正确答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明确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明确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懂得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我国人口、环境方面的资料,并积极主动地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原因:

首先,这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中“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的要求。

其次,这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的要求。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略。

教师活动:

提问:调查你生活的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活动:

答: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受污染面积在扩大;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噪音污染在逐步扩大: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在不断蔓延等等。

师生互动:

归纳:

(1)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3)严峻的环境形势带给我们的警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教师活动:

总结:通过今天的探讨和交流,同学们收获了很多,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的承诺付之于行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争做绿色环保小卫士。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