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甲公司中标承包城市主干道道路工程施工,其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二灰稳定土基层。
(1)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遇到湿陷性黄土,施工项目部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处理。
(2)在面层施工过程中,当地气温骤降,室外平均气温为3℃。施工项目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并掺加适量的外加剂。为了确保工期,项目部负责人要求在没有采取任何保温防冻措施下,直接快速摊铺混凝土。
项目如期竣工,并开放交通。但在开放交通后的三个月内,水泥混凝土面层出现细小裂缝。
【问题】
二灰稳定土能否用作基层?为什么?
不能用作基层。因为二灰稳定土早期强度较低,温度低于4℃时强度几乎不增长,还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用作底基层。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还有哪些措施?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还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等因地制宜进行处理,并采取防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经济性。
针对本项目,试分析水泥混凝土面层出现裂缝的原因。
水泥混凝土面层出现裂缝的原因:
①采用二灰稳定土作为道路基层;
②搅拌站应该保证搅拌机出料温度高于10℃,摊铺混凝土温度高于5℃;
③混凝土板浇筑前,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低于5℃;
④水泥混凝土面层成型后,应覆盖保温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设计强度;
⑤混凝土养护时间低于28天。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的要求是什么?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