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请为这篇课文设计教学思路。
一、解题
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 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至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 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 锡因此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
二、交流预习体会课前都叫大家预习过课文,那么下面我想提问几个同学,你是怎 样预习这篇课文的?
三、确定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能简要概括课文的大意(主要写了什么:如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写陋室?)
4、思考:学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5、熟读,力求能背诵课文。
四、指导学生自学
1、让学生自学;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五、深入学习
1、本文从哪些方面来写陋室?请找出相关句子。
2、你喜欢陋室的主人公吗?为什么?
3、从陋室的主人公身上,你学到什么?
六、拓展思维
陋室的主人公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同时还重视自身修养的志趣,你喜欢陋室主人的这种生活吗?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看待金钱、地位、名利呢?当你发现身边的人个个都比你富有时,你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呢?
七、品味语言,练习背诵
1、让学生朗读,并说说读后的感受(你觉得这篇文章好读吗?为什么?)
2、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
本文是一篇骈文。字数相同、意思上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
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名之未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骈文押韵使声功口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3、练习背诵。
八、课文总结
请为这篇课文设计教学板书。
山 仙
水 龙 德馨 不慕荣利
景 环境清幽
人 交往 鸿儒 不陋 托物言志 反弹琵琶 安贫乐道
事 生活 高雅
名人类比 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