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解析] (1)选项A符合《高规》第7.1.1条的规定,说法正确。
(2)选项B不符合《高规》第7.1.2条的规定,说法错误。
(3)选项C不符合《高规》第7.1.3条的规定,说法错误。
(4)选项D不符合《高规》第7.1.8条的规定,说法错误。
[点评] (1)高层建筑应有较好的空间工作性能,剪力墙结构应双向布置,形成空间结构。特别强调在抗震结构中,应避免单向布置剪力墙,并宜使两个方向刚度接近。
(2)《高规》第7.1.5条规定:剪力墙不宜过长,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墙段的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
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结构洞,原因有二:
①提高墙肢延性,避免脆性破坏。剪力墙结构中,若墙肢的长度过长,其墙肢的高宽比(总高度/总宽度)有可能小于2,高宽比小于2的墙肢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类似短柱属脆性破坏,称为矮墙效应。这类墙肢的延性差,于抗震不利。细高的剪力墙(高长比大于2)容易设计成弯曲破坏或弯剪型的延性剪力墙,从而可避免脆性的剪切破坏。
②避免单片剪力墙承担的水平剪力过大。结构整体计算中这类墙肢承受了很大的楼层剪力,而其他小的墙肢承受的剪力很小,一旦地震特别是超烈度地震时,这类墙肢容易首选遭到破坏,而小的墙肢又无足够配筋,承载能力很小,使整个结构可能形成各个击破,致使房屋倒塌。
因此,当墙肢长度超过8m时,应在墙肢上开设结构洞,把长墙分成短墙肢,墙肢之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其跨高比宜大于6,每个独立墙肢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3;每个墙段宜设计成有连梁连接的双肢墙或多肢墙,以保证连梁的耗能作用。见图7-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