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其重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①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在海外上市的大公司回来发行A股,加快创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等,完善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培育外汇市场,积极发展保险市场等。资本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要建立和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一大优势。要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使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地向城市和第二、三产业转移,以提高我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还要发展各类人才市场,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
③规范土地市场。我国人均耕地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严格限制农用地转移为非农用地,提高土地使用率。要发展和规范土地市场,更多地用市场手段节约土地,杜绝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此外,还要进一步发展技术、产权等生产要素市场。
(2)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按照价格机制的要求,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3)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组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制订必要的政策措施,规范和引导市场中介组织;中介组织本身也要加强建设,在服务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4)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坚实的社会伦理基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商业化运作,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有效的失信设置机制;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增加国内信用机构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以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此外,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还要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要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促进营销方式转变,培育各类市场流通主体,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国际竞争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联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增收能力。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当前要特别注意维护食品、药品安全,打击各种商业欺诈活动和哄抬物价行为。